法律知识

司机捡手机不小心撞死晨练老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16 02:29
人浏览

  核心提示:一部手机引发一起死亡事故,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因为自己的手机从驾驶台上掉落,为了捡手机而撞上一名晨练老人,老人因为抢救无效身亡。而这名驾驶人要在这起事故中负全部责任,还有要负刑事责任。

  近日,山东济南天桥区又有一名驾驶人因手机从驾驶台上掉落,行驶过程中低头捡手机的瞬间撞上一名晨练老人,并导致老人死亡。虽然驾驶人积极救援并理赔,但仍免不了要负刑事责任。

  8月7日5点40分左右,天桥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接到报警称,滨河南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比亚迪轿车撞上一位老人。民警抵达现场后发现,事发时由于路上车辆较少,所以车速应该不慢,老人被轿车撞后飞出去十几米,现场还残留着清晰的血迹。交警对驾驶人郑某进行了酒精测试,证实驾车时郑某并未喝酒。事发后郑某打电话叫救护车将老人送到山大二院,不过老人仍然因为抢救无效身亡。

  据驾驶人郑某称,当时他驾驶车辆沿着滨河南路由西向东行驶,行驶至板桥东侧时,放在旁边的手机滑落了,他随即在行驶过程中低头捡手机。可能是前天下过雨,地下略有湿滑,等他抬起头来看到行人再刹车时已经来不及了,眼睁睁地撞了上去。

  “手机”是这起交通事故的关键词。记者了解到,驾驶员边打电话边开车,极易埋下交通事故隐患。接打电话会严重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进而影响驾驶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变速度。相关研究人员曾用驾驶模拟器进行实验,发现在接打电话时,驾驶员对前车刹车信号灯的变化反应迟钝,自身使用刹车的能力也相对降低,踩刹车的反应时间普遍有所下降。

  “一部手机引发了一起死亡事故。这起交通事故中,郑某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因此他在这起事故中负全部责任。”处理该事故的民警刘光华说,虽然事发后郑某积极抢救伤者并配合理赔事宜,但驾车致人死亡并负有全部责任仍让他难逃刑事责任。

  两成轻微交通事故祸起开车“玩”手机手机解锁打开微信看一眼至少需5秒钟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人患上了“手机病”,随时随地不忘拿手机刷微博微信,甚至包括驾车过程中。与此同时,因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日趋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日常轻微追尾碰擦事故有两成和司机使用手机有关。如果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解锁看一眼微信,至少需要5秒钟的时间。

  手机引发事故,多在早晚高峰和路口

  “开车打手机的现象很普遍,现在边开车边发微信或者微博,也呈上升趋势。”天桥交警大队民警表示,边开车边玩手机,导致注意力分散,极易引发事故,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据介绍,现在日常的轻微追尾碰擦事故,两成与司机开车使用手机有关。为何与手机相关的事故一般都不大,基本是追尾和碰擦呢?民警解释说,这是因为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驾车人大多会下意识降低车速。但是也不乏像天桥区发生的这种车速较快的死亡事故。

[page]

  交警分析了手机引发事故的两大特点。“从事发时间来看,早晚高峰居多。”民警说,早晚高峰车多难行,有时需要停车等候,一些驾驶人等得无聊,便会掏出手机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微信和微博。这也导致了事故多发,因为车与车之间的距离特别近,再加上走走停停,稍有不慎就撞了。

  “从事发地点来看,大多发生在路口。”事故中队民警分析,这是因为有的路口信号灯时间比较长,遇到红灯后,有些驾车人开始摆弄手机。信号灯转绿后,部分驾车人往往一边用手机,一边低速行驶,这也导致遭遇突发情况后来不及应变,结果发生事故。

  开车用手机,大脑反应比酒后驾驶慢30%

  所有驾驶人都知道酒后驾驶的危害大,却没有意识到开车打手机的危害丝毫不小于酒后驾驶。国外交通

  研究所公布的测试结果表明,开车时使用手机,大脑的反应速度比酒后驾车时慢30%,开车打手机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时高4倍以上,有70%的交通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而手机又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罪魁。

  “开车打手机导致司机注意力下降20%,如果通话内容比较重要,司机注意力甚至会下降37%。拨打手机的用户行车速度比正常状态慢9%,刹车的反应速度也要慢19%。拨打手机还导致司机驾驶过程中的路线扭曲。”民警告诉记者,很多驾驶人反映曾经遇到过前车车速很慢,后面车超车后才发现司机正在专注打手机的情况。

  记者也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从手机解锁,到打开微信或是微博,然后再看一眼,最少需要5秒钟的时间。如果参照市区行驶速度30公里每小时来算,5秒钟可以开出去40余米。这段距离如果司机只是关注手机,路面上出现意外情况根本就来不及反应。

  【相关链接】

  开车打手机罚款50记2分

  发微信等也可参照处理

  交通法规定,开车接打电话可以处罚50元并记2分。其他使用手机影响驾驶的行为,诸如开车发微信、微博或是短信也可参照处理。民警表示,交通法规中明确,开车打手机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可以予以处罚,开车发微信、微博等行为,可以被认定妨碍了安全驾驶。

  “实际操作过程中,以上行为比较隐蔽。济南从去年开始对开车使用手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处罚,不少驾驶人到路口时都会暂时将手机放下。”有民警表示,目前济南处罚开车打手机一般使用视频监控抓拍的模式,现场执法成本较高。

  据了解,目前济南主城区的监控很大一部分使用高清探头,除了用来观察实时路况以及抓拍机动车违停、压双黄线等交通违法行为,也会抓拍开车打手机的交通违法行为。提醒驾驶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避免开车时接打电话,遇有特殊情况时可将车停靠在路边再打电话或在车内配备蓝牙耳机。

  (原标题:山东济南:一司机开车低头捡手机 撞死晨练老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