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适合原告的交通事故诉讼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05 05:40
人浏览

  核心内容:在交通事故诉讼案中,作为原告最好采用什么诉讼程序,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获得最大利益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适合原告的交通事故诉讼程序。

  1、搜集证据、材料;

  至少要准备:

  (1)、原、被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A、 原告自身所需的材料:

  a、个人的,需要准备身份证、户口簿、父母子女关系、配偶关系证明,上述都为复印件

  b、法人的,需要准备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B、证明被告身份的材料:

  a、个人的,需要准备身份证复印件或公安机关的户籍证明

  b、法人的,需要准备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局登记档案

  (2)、原告或受害人遭受交通事故的证据,

  至少需要:交通事故认定书、住院治疗证明、医疗费发票

  2、诉前财产保全(可选);

  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在诉前财产保全。如诉前财产保全的,必须在保全后15日内提出诉讼。

  3、准备民事诉状、证据;

  根据被告人数加一份,向法院递交民事诉状和证据

  4、起诉至有管辖权的法院;

  有管辖权的法院为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被告经常居住地与被告所在地不一致的,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也可以作为有管辖权的法院);

  如需要申请伤残鉴定、三期鉴定的,也可以在此时同时以申请书形式一并提出递交给立案庭。

  5、安排伤残等级鉴定、三期鉴定;

  法院指定一个鉴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以及营养期、误工期、护理期鉴定。

  (当然该鉴定也可以在交警队委托鉴定,鉴定机构可能不同,效果基本差不多)

  6、举证;

  法院立案后,在法院的举证期限内可以补充举证,例如

  7、开庭核对人员、是否回避;

  8、陈述诉讼请求;

  9、法庭调查;

  对双方证据进行质证;互相询问;法官询问。

  10、法庭辩论;

  针对案件焦点进行辩论

  11、调解(可选);

  是否愿意调解,可以由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2、最后陈述;

  13、法院出具调解或判决文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