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_仲裁知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28 20:47
人浏览
什么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变更合同分为法定变更和协议变更。
法定变更是当事人因合同本身存在某种问题而依法行使变更权,主要指以下四种情况: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3、因受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受损害的是除国家利益以外的其他利益(如果是国家利益受侵害的话,那么合同就必然是无效合同了);4、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处境危难方利益受损。这四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行使撤销权或变更权,如果选择行使变更权,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不得擅自撤销合同。
另外,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对于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增加或降低,这也可以看作当事人行使法定的变更权。
协议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通过自由协商对已经订立的合法有效的合同予以变更。原则上依法成立的合同,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但如果是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此时相当于订立了一份新的合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