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仲裁反诉程序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0 19:20
人浏览

  一段劳动关系中,可能存在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压榨自己的情况,也会存在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不满意的情况,因此在一方提起诉讼时,另一方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诉讼请求。那么劳动争议仲裁反诉程序是怎样呢?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一、劳动仲裁诉讼反诉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劳动仲裁诉讼的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仲裁被诉人向仲裁申诉人或诉讼被告向本诉原告提出的,目的在于抵销或吞并本诉申诉人仲裁请求或本诉原告诉讼请求的一种独立的反请求。劳动仲裁诉讼的反诉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反诉的提出者是仲裁本诉的被诉人或诉讼本诉的被告,反诉的对象是仲裁本诉的申诉人或诉讼本诉的原告。

  (2)反诉的提起必须以本诉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本诉,反诉就无从谈起。

  (3)反诉的目的在于吞并或抵销申诉人提出的仲裁请求或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

  正是基于反诉的上述特征,法律规定,可以将本诉与反诉合并审理。除此之外,反诉还的其独立性,反诉提出之后,如果本诉撤诉,不影响反诉的继续审理。如果不发生本诉撤诉的情况,应将本诉和反诉合并审理。

  二、反诉的作用

  反诉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表现在:

  (1)由于反诉可同本诉合并审理,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审判效率;

  (2)由于反诉可同本诉合并审理,更利于查清事实,明辨是非;

  (3)由于反诉可吞并或抵销本诉请求,反诉的成功提起可使反诉人占据主动。

  由于反诉具有的以上作用,实践中只要符合反诉提起条件的,应尽可能提起反诉。

  三、劳动争议仲裁反诉程序

  1、反诉提起方式。反诉是民事诉讼所独有的,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允许反诉?无论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还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毕竟都是民事诉讼,原、被告主体地位平等,所以应允许反诉。

  2、反诉的管辖权。是否要求审理本诉的法院本来对反诉也有管辖权?即作为反诉的诉讼请求单独提起时,如果审理本诉的法院无管辖权,该法院能否受理?反诉能否成立?就地域管辖来说,只要反诉请求的标的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其他法院专属管辖(因为专属管辖多是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审理本诉的法院就可受理,反诉成立。这一点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得到有力的证明。享有民事管辖豁免权的主体主动向驻在国法院提起诉讼,被告反诉时,享有管辖豁免权的主体即不再享有管辖豁免权,审理本诉的法院有权受理反诉。就级别管辖来说,如果作为反诉的诉讼请求单独提起时应由级别较高的法院审理或作为反诉的诉讼请求应由级别较低的法院管辖,反诉和本诉均可一并由审理本诉的法院审理,即反诉只能向审理本诉的同一人民法院起诉。这在立法上应明确作出规定。

  3、反诉提起的具体时间。反诉在诉讼进行的哪个阶段提出,我国民诉法没有具体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倾向最好是在答辩过程中提出,最迟也应在一审法院庭审辩论结束后提出。因为反诉提出时,庭审辩论尚未结束,原告还有反驳的机会,并可以申请延期审理。否则,要是庭审辩论结束以后提出反诉,必然重新进行诉讼程序,也会造成一些重复劳动,拖延本诉的审理。然而,是否庭审辩论结束后都不能提出反诉呢?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经过起诉、答辩,尤其是庭审辩论以后,出现证人打消顾虑,愿意作证或纠正伪证,当事人举出经过最后努力收集的证据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实践中较多。特别是一些民事案件标的额较大,而又涉及外地的经济纠纷,应当允许在庭审辩论结束以后,提起反诉。否则,如果不许被告提起反诉,或者提起反诉也不予理睬,表面上看争取了时间,使本诉及时审结。而事实恰恰相反,因为这类纠纷的棘手程序是执行,要是被告在庭审辩论以后,提出的反诉成立,而又进行了实体审理后,反诉和本诉的请求可以相互冲抵,执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不允许被告在庭审结束后提起反诉,让其另行起诉,本诉和反诉的结案就存在一个时间差,很可能耗费时间和精力,结果有时很难预料。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应当灵活掌握,允许被告在庭审辩论结束以后、裁判作出之前,提出反诉。

  4、提出反诉实质条件。提起反诉的实质条件,是反诉与本诉的牵连性。只有具备了这种牵连性,反诉才能成立,因而反诉实质条件就是决定被告提出的反请求是否属于反诉范畴的条件。所谓反诉与本诉牵连性,是指反请求与本诉请求有同一事实上或法律上的联系或基于诉讼标的的同一或主观权益上的联系。

  以上从反诉的定义特征、反诉的作用以及反诉的程序三个方面对劳动仲裁诉讼的反诉进行了阐述,想必大家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反诉程序是怎样应该有所了解。反诉中,本诉中的被告拥有原告地位,可以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大家可以巧妙利用反诉程序在诉讼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大家对于劳动争议过程中的反诉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小编和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