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时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27 04:30
人浏览

  我们知道当员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时,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但劳动仲裁的时间并不是没约束的,而是有法律规定,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时间?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时间

  劳动仲裁自申请至结案,规定45天内完成,最多延长15天。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申请仲裁的日期。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二、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

  1、先了解案情,确定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即找到被申请人。现在有些单位让劳动者签订空白合同,一旦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就很难确定用人或用工单位。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社保明细、工作牌(证)等来确认被申请人。

  2、确定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是区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有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工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管辖。

  3、写好《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般格式是申请人的姓名和住址等、被申请人的名称、社会信用代码和地址等具体信息。

  4、准备证据,可以把《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明细等书面材料准备好,如果有录音可以刻成光盘等

  5、把《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和相关的证据材料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准备一式三份,交两份给劳动争议仲裁委,自己留一份(如果是劳务派遣,需要一式四份)。

  6、劳动争议仲裁委在收到材料后,会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会通知劳动者。如果受理,会把开庭时间一并通知。

  三、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应提交的材料

  1、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内容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

  (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致送单位名称。

  2、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同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下列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劳动关系相关证明;其它证明材料。

  (3)申请人系用人单位的,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4)有委托代理人的,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系律师的提交律师事务所公函;代理人系公民的,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一般的劳动争议都可申请劳动仲裁,包括辞退员工、索要劳动报酬、变更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纠纷等各方面的争议。申请劳动仲裁,除了需要原被告双方的基本信息情况说明外,有委托代理人的也需要委托代理人的信息,还需要有初步的证据资料,证明存在劳动争议的内容。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时间的内容,由此可知,劳动仲裁解决时间就是劳动仲裁时效的问题,一般劳动仲裁自申请至结案,规定45天内完成,最多延长15天。如有其它疑问,欢迎向法律快车网站发布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