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金晓华返还不当得利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4-29 15:07
人浏览

  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债权债务清算小组与金晓华返还不当得利纠纷案

  浙 江 省 高 级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0)浙法民终字第69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债权债务清算小组,住所地杭州市滨江区水电基地二处。

  负责人赵上宝,该小组组长。

  委托代理人张连宏,男,45岁,该小组成员。

  委托代理人徐坚,浙江海通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金晓华,男,1965年1月3日出生,汉族,住东阳市吴宁镇西郊金星村。

  委托代理人董晨光,浙江一剑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债权债务清算小组为与被上诉人金晓华返还不当得利纠纷一案,不服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1999)金中民初字第8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0年9月1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并当庭判决。上诉人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债权债务清算小组的委托代理人张连宏、徐坚,被上诉人金晓华的委托代理人董晨光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1994年6月至8月间,金晓华与原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公司)约定,金晓华以该公司业务代办员身份对外推销原煤,货款由水电公司在金晓华的配合下结算。期间,水电公司曾与东阳市化学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贸公司)发生过原煤交易业务。同年9月16日,水电公司发文给工贸公司,要求由其直接与工贸公司进行货款结算。1997年7月,水电公司向东阳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工贸公司支付尚欠的原煤货款626622.24元及相应利息。该院于1997年9月11日作出(1999)东经初字第279号民事判决,驳回水电公司的诉讼请求,该判决书认定:1994年6月2日,工贸公司曾与一案外人金晓华签订了一份煤炭购销合同,金晓华依合同供给工贸公司原煤2520.51吨,计货款730947.9元。因工贸公司要求金晓华提供发票,金晓华于1994年8月8日从水电公司处开得一号码为0485628的《浙江省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价税金额为730947.9元,并附水电公司工贸介字000017号介绍信,介绍信载明同意将0485628号税票的货款汇入城市信用社金晓华账户,工贸公司遂将货款汇入金晓华账户内。上述判决因当事人未上诉,已发生法律效力

  1998年9月28日,水电公司被萧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999年8月20日,萧山市水电工贸公司债权债务清算小组(以下简称清算小组)成立,并于同年11月24日启用印章。同年9月27日,水电公司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金晓华返还货款1238306元及利息15万元,该院以其已丧失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为由,于1999年11月22日裁定驳回水电公司的起诉。同年11月29日,清算小组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金晓华返还不当得利款1238306元及利息15万元。[page]

  另查明,清算小组主张金晓华返还的不当得利款1238306元,其中的730947.9元与东阳市人民法院(1997)东经初字第279号生效民事判决确定的730947.9元系同一笔款项;其余的507358.1元,清算小组未提供能证明金晓华已收取该款的证据。

  原审法院审理认为:权利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两年内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权利人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主张权利,即丧失了实体意义上的诉权。清算小组要求金晓华返还的1238306元货款中,其中的730947.9元已由东阳市人民法院(1997)东经初字第279号判决书中作出认定,金晓华确实收到过该笔款,但水电公司未要求追加金晓华参加诉讼。水电公司在收到上述判决书时,应当明知其权利已被金晓华侵犯,其向金晓华提起诉讼的有效期间为1997年9月30日至1999年10月2日。水电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就不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其仍以水电公司名义起诉金晓华,该起诉显属无效,并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或延长;现清算小组于1999年11月29日起诉金晓华,已超过诉讼时效,丧失了胜诉权。清算小组主张的其他款项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故其主张金晓华返还货款1238306元及利息15万元的请求证据不足,且已逾诉讼时效,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七条之规定,于2000年1月24日判决:驳回清算小组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6952元,由清算小组负担。

  宣判后,清算小组上诉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水电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一种正常的行政处罚行为,在公司未上缴公章并办理注销登记之前,仍以水电公司名义提起诉讼是积极向债权人主张权利,故应认定诉讼时效中断。原判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请求本院撤销原判,改判被上诉人金晓华返还不当得利款1238306元及利息15万元,并承担一、二审诉讼费用。金晓华辩称: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要求维持原判。

  本院认为: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违规企业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属企业法人解散的一种形式和企业法人终止原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企业法人解散,应当成立清算组织,进行清算;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原水电公司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并未经清算,在其尚未成立清算小组的情况下,仍具有部分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即可以其名义行使清算债权债务的权利或履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应认定本案诉讼时效因水电公司提起诉讼而中断,故清算小组又以同一法律事实再次提起的诉讼,并未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关于清算小组主张金晓华返还的款项问题,其中730947.9元的事实,已经生效的(1997)东经初字第279号民事判决所确定,此系金晓华与工贸公司间购销合同项下的原煤货款,清算小组为此提供的0485628号增值税专用发票,尚不足以证明该批原煤系其向金晓华提供的事实;其余507358.1元款项,清算小组没有提供能证实金晓华收取该款的证据。据此,清算小组要求金晓华返还款项的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依法不予支持。原审法院认定清算小组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与法律规定的精神不符,但判决驳回清算小组诉请的实体处理基本得当,可予维持。[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