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11 21:49
人浏览

  诉讼代理人是在代理的权限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法定代理人是法律赋予其代理权代理被代理人进行活动。那么诉讼代理人的条件是什么?诉讼代理人资格的认定是怎样的?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是什么?接下来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是什么”的内容,希望接下来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是什么

  一、诉讼代理人的条件

  1、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2、委托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3、 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二、诉讼代理人资格的认定

  1、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即先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随之确定了代为其参加诉讼的法定代理人。

  2、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对此,《民通意见》作了详细规定。

  3、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情形

  诉讼代理制度是各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诉讼代理,通说认为,是指诉讼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授权,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实施诉讼行为的一种法律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1)代理行为以作为被代理人的当事人名义实施;

  (2)代理人具有法律规定的诉讼行为能力;

  (3)代理行为不超过代理权限范围;

  (4)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5)在同一诉讼中只能代理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而不能代理双方当事人。

  三、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

  1、两者之间产生的根据不一样,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是固定的,诉讼代理人基于委托产生,是不固定的; b.被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无、限行为能

  2、两者之间产生的根据不一样,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是固定的,诉讼代理人基于委托产生,是不固定的;

  3、被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无、限行为能力的人;

  4、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预先规定好的,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有责任的监护单位等;诉讼代理人广泛,如律师、公民、单位、亲友;

  5、权限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很多权利可以自己独立行使,如申请回避权、上诉权(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都有,例如,一审后被告人表示不上诉,法定代理人上诉,则二审上诉人是法定代理人,但需注明一审被告人是谁)),诉讼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由被代理人进行授权,受被代理人的意思约束,若无具体授权,则无请求权、和解权、变更权等实体权利。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是什么的有关内容,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有两者之间产生的根据不一样、被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等。如果您对上述内容还有疑问,可在线向律师免费咨询,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小易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