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诽谤太易成罪导致新贫富不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4-21 13:34
人浏览

  昨天《纽约时报》国际版一条新闻的标题说,“英国,长久以来打诽谤官司的天堂,现在开始重审法律”。

  《纽约时报》说,因为诽谤官司很容易在伦敦受理而且法律更有利于起诉人,俄罗斯的寡头、沙特的富商、跨国公司还有美国的名人都到伦敦法庭去打官司。因此,伦敦得到了“起诉之城”(a town called sue)的称号。

  英国《独立报》9日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诽谤法(苏格兰有自己的法律),吸引众多来自海外的“诽谤官司游客”,他们只要能证明在这里的任何人能够买到、读到以及下载到任何可能对他们造成诽谤的材料,他们都可以在这里把批评者告上法庭。《纽约时报》举了一个例子,美国学者雷切尔·埃雷菲尔德的书尽管只在英国卖出去23本,但这丝毫不影响沙特亿万富翁哈立德·本·马赫福兹把她告上伦敦法庭,因为雷切尔的专著称后者向“基地”组织提供了资金。因为对审判范围的不认同,拒绝出庭的雷切尔被缺席判决赔偿对方22.5万美元。

  BBC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诽谤法有一个较细的介绍:民法对诽谤的定义包括出版物的诽谤和口头的中伤;诽谤罪的内涵是针对起诉人的表述带有敌意、嘲弄或藐视,导致起诉人受辱,或者损伤他们在“正派”公民心中的地位,贬低他们在商业、职场或者贸易中的声誉;起诉人必须证明所提供材料带有中伤性质且指向他们,但不必证明材料是虚假的,作出辩护的负担在被告一方;被告必须证明其所引述材料是真实的,而且是为了公众利益所作出的公正评价,但正确引用议会与法庭材料可免于诽谤起诉。

  这样的法律,让英国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包括纽约州在内美国多州都通过立法,让英国法庭的诽谤裁决在美国面临“执行难”,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媒体准备放弃在英国的发行,并对来自英国的网络访问设置防火墙。《纽约时报》说,英国立法者开始认真考虑修订还待在19世纪的诽谤法。但苛刻诽谤法的影响不仅仅是自己的名声,《独立报》评论说,诽谤法压制言论自由,“让民主变得鸦雀无声”。

  也许名声英国可以不计较,也许言论的表达也可以有英国的方式和程度,但诽谤太过容易定罪,则可能导致一种病态社会的出现——贫弱者成为被监督被批评的主体,而权势者则享受诽谤法带来的庇护。

  第一,“不负责任”的媒体未必会因此变得更负责。《纽约时报》说,因为打官司往往都会费钱费神,因此受到的委屈比较小的名人大多选择息事宁人,结果是他们,而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成为了丑闻报道的主体。[page]

  第二,媒体提供公正报道的自由将受到大公司们的限制。要求改革诽谤法的英国喜剧演员达拉·欧布赖恩说,“很大的问题是,公司们可以很容易地吓唬人们不要对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说坏话。”《独立报》的评论说,甚至个人在制作自己的网络视频时也会很容易陷入诽谤官司,“诚实地发表观点不受赦免。”

  第三,事关公众健康的医学研究也面临着巨大危险。《泰晤士报》10日说,因为担心惹上诽谤官司,英国的科研期刊会聘请专门的律师审查稿件,一些有危险的研究会被撤下。“诽谤法有杀人的潜能。”该报援引一位医学教授的话说,医生因此无法得到一些救命的信息。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