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拆迁思路转变先补偿后拆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4-21 16:46
人浏览

  核心提示国务院法制办根据学者建议已形成新拆迁制度草案。国务院法制办表示,现行拆迁条例将废除,一部新的《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将出台,新条例中,整个拆迁的思路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过,《征收条例(草案)》还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经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因此,短期内,《征收条例》还难以出台。与会专家称,“先补偿后拆迁”有望写进新条例。

  16日,国务院法制办第三次就《征收条例(草案)》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了民法、行政法方面的专家意见。就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王锡锌、姜明安、钱明星,以及著名民法学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梁慧星、人大副校长王利明,中国政法大学的应松年教授、薛刚凌教授等应邀出席。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郜风涛披露,一旦《征收条例》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就意味着现行《拆迁条例》必然废止。但国务院法制办有关人士指出,由于还有相关程序要走,还需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短期内《征收条例(草案)》不会出台。

  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听取专家意见之后,进一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实际工作部门以及被拆迁人的意见。对这些意见研究整理后,再报请国务院审议。

  与会专家称,官员和学者取得了广泛共识。遗憾的是,草案文本被打上“机密”字样。郜风涛称新条例与拆迁条例有“根本性的思路转变”,但草案中具体转变为何,专家和官员都守口如瓶。

  草案焦点

  “被征收人”取代“被拆迁人”

  据透露,条例草案内容与北大五学者此前的建议书内容精神基本一致,并且去掉了“被拆迁人”这一概念,以“被征收人”取代,有关人士认为这是草案体现的进步之一。

  国务院法制办农林城建资源环保司司长王振江透露,目前正在讨论的条例限定为“国有土地上”,这意味着目前大量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拆迁问题难以被新法规涵盖。

  “公共利益”如何界定最棘手

  王锡锌教授透露,草案修改中,公共利益如何界定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草案中已经尝试对政府关于公共利益的征收进行了界定,也采用了大量描述,但仍然过于模糊。比如草案规定“危旧房改造”属于公共利益,但是什么样的房子算是旧房子?住了两三年的房子也可以称为旧房子。这里面就给了地方政府钻空子的空间,比如将危旧房改造与地产开发结合起来。[page]

  专家看法

  拆迁须先给予充分补偿

  从专家的建言中,或可窥见新草案的规定和新精神。

  不管你同不同意,推土机先开到你家门口,这是现实中让被拆迁人最难以接受的一幕。

  为此,北大几位教授一致指出:政府为公共利益进行的拆迁,必须通过正常的程序,即在取得被拆迁人的同意、给予充分的补偿基础上,才能进行房屋的拆迁。而商业性开发,也必须由开发商与屋主先进行谈判,在达成协议后才能进行拆迁。如果谈不拢,屋主完全可以拒绝让出房屋。只有这样的条款写入法律,才能保护被拆迁人的权益。

  政府不能帮开发商拆迁

  几位学者最关注的还有,物权法明文规定,政府征收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征收,就是为了国防、交通、公立医院、学校等这样一些事业才可以进行土地征收。但是事实上,许多地方政府基于局部的、短期利益考虑,片面强调城市的建设发展,忽视对财产房屋所有人的权利保护。几位学者认为,修改条例时一定要将这一点明确清楚,将政府拆迁与商业拆迁彻底划清界限,斩断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链。

  立法背景

  拆迁条例两年前就应废止

  2007年3月16日,《物权法》公布并于当年10月1日实施;该法第42条第1款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按该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拆迁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属于征收行为;征收行为应当由法律规定。国务院法制办人士亦承认,《拆迁条例》在《物权法》实施后应停止执行,但这将使拆迁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为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7月22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建议在财产征收法律没有出台之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就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拆迁补偿制定行政法规。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后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授权国务院就征收和拆迁补偿制定行政法规。

  《征收条例》难产

  为此,国务院法制办会同原建设部于2007年制定出《征收条例(草案)》,并先后两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及部门协调会,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首次审议了《征收条例(草案)》,当时即提出因该草案涉及公众利益,要广泛听取社会意见,进一步修改后再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