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人格独立之难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4-18 05:46
人浏览

  香港《大公报》发表文章指,保持人格独立,是许多人,特别是生产“精神食粮”的作家所向往的。能保持人格独立,方可不看他人脸色,不受他人驱使,不违心地写“歌德”文章、遵命文学;能保持人格独立,方可享有精神自由,构思创作,方可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然而,向往归向往,真正实现,却非易事。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常听人慨叹,文人保持人格独立之难,难在经济上不能独立。不可否认,经济不能独立,的确是不能保持人格独立的一大原因,但我以为,除此之外,另有原因在焉:

  一是欲望使然,在新闻出版业空前发达之今日,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人,靠写作为生已不成问题。然而,对许多人来说,可以靠写作为生并不等于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有些人见张三发了财,李四达了小康,王二麻子居有楼、出有车,那颗本来尚能甘于淡泊的心便蠢蠢欲动,而物质欲望也随之增高。物质欲望一高,便要在写作之外求财,或是谋个职,或是兼个差。而文人在写作之外求财,就难免有求于人,按照他人的意志办事,如此一来,也就很难保持独立的人格。

  二是价值取向使然。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官本位社会,做官,被国人公认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体现,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是也。故有能力的要靠能力谋个官做,无能力的也要吹牛拍马、弄虚作假、卖身投靠谋个官当。而一些文人眼睁睁看着那些做了官的人高高在上,威福皆来,特别是一些平庸无能的货色也能闹顶乌纱,人模狗样地乐享做官之荣,便耐不住寂寞,开始想方设法闹个官做。而钻营于官场,奔竞于权门,从别人手里讨前程,其命运也就交给他人掌握,要想保持独立的人格,难矣哉!

  由此可见,文人能否保持人格独立,与其个人的能力、欲望、价值取向有关。能力弱者,不依附于人,不被豢养,便无法生存,要想保持人格独立当然很难;能力强者,可以靠写作赢得经济的独立,而经济能够独立,便无须依附于人,受人驱使。对后者来说,保持人格的独立并非难事,许多靠写作为生的职业作家或自由撰稿人可以为证。然而若是一个人物质欲望过高,高到靠从文的能力已无法满足;或是受世俗的价值观所左右,志不在创作而在升官发财,保持人格独立,对他来说也就成了难事。

  今天的文人,或曰作家,虽然鲜有获赠采邑封地、出任国史副总编的殊荣,不必经受此类巨大诱惑的考验,但也不至于穷到经常断炊或举家食粥的地步,既然如此,一个能笔耕自给,衣食无忧的文人,只要淡看权钱,不慕富贵,保持人格独立,有何难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