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债的概念和要素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4-11 01:10
人浏览
 一、 债的概念。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这种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享有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而他方则负有满足该项请求的义务。在债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称债务人。
  
  二、 债与物权的区别。

  (1)性质不同。债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物权则主要反映静态的财产归属关系。
  (2)主体范围不同。
  (3)客体范围不同。
  债的客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等;而物权的客体是物。
  (4)内容不同。
  债权人的权利的实现一般须依靠债务人的行为;物权人对自己的财产可依法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不需借助他人的行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权利。
  (5)发生原因不同。
  产生债的法律事实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不合法的行为;而物权关系一般只能根据合法行为发生。
  
  三、 债的构成要素。

  (1)债的主体。
  债的主体是参与债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权利主体即债权人和义务主体即债务人。
  (2)债的内容。
  债的内容是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和债务人负担的义务,即债权和债务。
  (3)债的客体。
  又称债的标的,指债权人的权利和债务人的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物(包括有价证券、货币),也可以是劳务,还可以是知识产权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