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01 07:46
人浏览

  当我们说到知识产权的时候,人们潜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个人所著书籍以及发明专利等信息,其实不然,知识产权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它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的相关内容。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

  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著作权、专利权与商标权。

  1、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2、专利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实施权。

  3、商标权,即商标注册人或权利继受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1)作品;

  (2)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3)商标;

  (4)地理标志;

  (5)商业秘密;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7)植物新品种;

  (8)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二、知识产权侵权处罚标准

  (1)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

  (2)依法封存有可能转移、隐匿、销毁的有关财物、资料;

  (3)消除现存物品上侵权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专利标记、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4)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专利标记、特殊标志;

  (5)收缴直接用于侵权的模具、印版和其他工具;

  (6)侵权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与物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

  三、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知识产权都有法定的保护期限,有效期限一旦届满,权利就自行终止或消灭,相关智力成果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

  2、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指依据一国法律所取得知识产权仅在该国范围内有效,在其他国家不发生效力。就此而言,知识产权有别于有别于财产权。

  3、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智力成果可以同时为多个主体所使用,因此大多数的知识产权具有法律授予的独占权,它的排他性使对同一项智力成果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权人。

  4、知识产权须经法律直接确认。知识产权没有形体,不占有空间,难以实际控制。因此,虽然法律规定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并不意味着每个公民对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和聪明才智享有民事权利。法律仅承认该种民事权利的客体是智力成果,而非智力本身。因而,知识产权的承认与保护通常需要法律上的直接具体的规定。

  5、知识产权的客体属无形财产。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客体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也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相区别的最根本的标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知识产权涉猎范围广泛,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向相关部门进行咨询清楚,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