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起诉时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1-24 15:18
人浏览

  债权转让,指的就是债权人通过与其他人签订债权转让合同的方式,将债权人的债权进行转让的行为。那么,如果我们要提起有关于债权转让的诉讼的时候,这个诉讼时效是怎么样规定的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起诉时间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起诉时间

  新的《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其他法律将由新的司法解释所替代。

  依据我国民总则的规定,因债权人转让债权产生纠纷的,提起民事诉讼的时效为三年,从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债权转让合同效力要怎么认定

  司法实践中,对于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债权后再转让债权的效力,在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时,一般是予以认可的。但是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转让债权时有诸多的限制,这些规范性文件在法律层级上并不属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不宜作为认定转让无效的直接法律依据,但出现上述规范性文件中禁止性规定的情形时,哪些因素应作为认定债权转让效力的参考因素在实践中有争议。

  《纪要》对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中损害国家利益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确定合同无效的情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规定了在11种情形下,法院应当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认定债权转让合同无效。

  三、债权转让后通知债务人不同意怎么办

  1、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债权人地位,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债权转让需要通知债务人。

  2、通知既对债务人发生效力,不同意不影响债权转让的效力。

  3、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除根据合同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得转让或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情形外,债权人可以将债权转让给他人,且无须经债务人同意。但是债权转让必须要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4、《民法通则》中关于债权转让规定于第91条:“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需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原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起诉时间的相关内容。大家在处理有关于债权转让的诉讼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避免出现超过诉讼时效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下面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