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09 12:48
人浏览

  他们在城市难以幸福生活,但他们不能再回到农村;他们在城市艰难生活,但他们难以回到农村;他们在城市租房居住,但他们渴求安家城市。农村于他们而言业已陌生,农村于他们而言业已是个传说,不是农村不接纳他们,而是他们身处的社会已经让他们远离了农耕文明,走向了城镇化的社会方式。虽然,他们的童年就在农村度过,但自从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国,这群身在农村的少年就被涌入城市。但城市于他们而言,同样陌生,只是,这个陌生的城市正在改变,接纳他们融入城市也定将是我们这个国家国富民强的表征,我们亦力求这个改革的力度更大一些,进度更快一些。

  一、户籍改革并不一定能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户籍改革就一定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阻力吗?我看未必,融入城市不光光有户籍的限制,更有前期的制度困境,例如,享有了城镇户口,但却没有城镇的基本福利待遇,这样的户籍改革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根本达不到户籍改革的良好初衷。多数人期望获得的不是那个户口,而是户口背后的福利待遇。

  再者,户籍改革现今的思路多是将农民变市民,变的只是名称,而不是实质,身在城市的农民拿什么保障生活,生活质量连在农村都不如,那他们为何还要抛弃土地生活在城市呢?政府亦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掠夺农民的基本土地,这样的户籍改革未免难以凑效。

  最后,改革户籍制度不是取消“户口”制度,而是剥离户口之外的额外功能,取消依附在户口上的各种利益差别,让国人真正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现今,各类户口附带的福利待遇也正在慢慢缩小,除却几个大城市的户口吃香外,其中一些城市的户口已经和福利待遇脱离。但为何,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依旧不小呢?我想,问题出在执政理念的更新上,户籍制度沿袭依旧,所适用的政策法规业已成型,现今突然要改革旧的户籍制度,于一些行政人员来说,无疑会增大行政成本,而且,行政效率的低下也为户籍制度改革阻力埋下了隐患。

  二、融入城市的标准

  融入城市的这个“融入”如何理解:我认为,“融入”指的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作为城市的主人,城市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他们蜗居的驿站。城市以宽容的姿态接纳他们,让他们在城市生活得康安幸福,身在城市,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家,这是他们温馨的港湾,而不是身在异乡为异客。

  所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和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是当务之急,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单位有集体住房外,多数在城中村租房住,而城中村在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中面临逐步拆迁,那之后他们住在何处呢?例如,西安的城中村正面临逐拆迁,身在城市居住的新生代到时住在那里呢?政府的廉租房到是一个解决之道,但是,廉租房毕竟有限,难以满足巨大的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在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上,我认为政府所要做的是房价应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调控房价的政策指引现今只考虑降低房价,而房价并没有因此降低,并且还有上升之势。居住无其屋,谈何安乐业。房价现在困扰的不仅仅是新生代的农民工,对于城市的低收入群体也是一种巨大的负担。

  对于身处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老一代农民工处在劳动力“无限大、薪酬低的年代,所以他们难以有所选择,干工作也十分卖力,且多以体力活为主。但新生代农民工处在当前劳动力“有限过剩”、薪酬适度提高的年代,他们的选择空间增大,自由度更强。加之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施行,他们属于知识型的新型农民工,他们要求的是合理化、智力化的工作,他们对生活的祈求不再满足于卖力干活,更追求的是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城市具有接纳和包容他们的配套制度和相应容量,只要这样,他们才能在城市生活下午,并且生活得幸福。

  三、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保障

  从1954年,我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始,中国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从未实现,不仅制度酿成了现今的困境,人为的因素也必不可少。户籍制度背后牵涉的是诸多的福利待遇,而仅仅获得一个北京户口也就预示着相关的福利待遇随之享有,如果,户籍制度与相关的福利待遇相脱钩,那户籍制度的限制还会如今天这么备受关注和诟病吗?

  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上,我认为:政府所要的做的首先增强经济实力,增加就业岗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也应予以提高,现在的城市居住成本愈加增大,作为一个月收入只够维持基本生活的人,根本难以支撑在城市居住的开支。

  四、具体解决之道:

  1、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准,为他们立足和立业城市创造条件。

  2、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但是,不能仅以变换名称作为形式,而应该以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让新生代农民工身在城市有房住,住在城市安乐业。

  3、户籍与相关福利待遇的脱离应是目标,不应在户籍上附加更多的其他因素,让户籍仅仅成为管理人口的制度,而不是表征公民不平等的根源。

  4、房价不能继续攀高,政府应该通过相关的调控手段加强对房价的抑制。地方政府在虚高的房价中抽取渔利,这是房价高升的根源,中央政府理应通过遏制地方的卖地进钱经济发展模式。让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在城市生活得下去,生活得幸福。

  5、企业更应该看到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他们谋求的是在城市长久生活,他们谋求的是在城市发展,而不仅仅是解决生存问题,他们谋求的是技能化的工作,他们谋求的是有发展前景的未来。所以,企业和政府更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切实需求,把解决他们的住房及落户问题解决好、处理好。

  6、加快中小城镇化建设,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差异,活跃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县域经济发展,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让他们融入城市不是一个传说,而是渐趋实现的梦想。

  【作者简介】

  谭敏涛,西北政法大学法律本科,西北大学自考新闻本科。

  转载请注明出自北大法律信息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