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农民工职业病诊断频遇取证难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27 13:48
人浏览

  “目前全省职业病的体检率仅6%左右,再加上诊断过程比较复杂,还有许多农民工患上职业病未能发现和确诊,真正的受害者远不只这么多。”前日在汉召开的湖北省职业病防治技术工作研讨会上,湖北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主任凌瑞杰忧心忡忡地说。

  本周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前日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职业病防治法》颁布7年,企业还敢明目张胆的违反,甚至把监督者拒之门外。一部“好法”似乎变成了“软法”。

  职业病诊断证据不足

  40岁的王勇在河北打工多年,曾在多家小型化工厂做工。近年被确诊患有急性汞中毒。

  王勇的家在黄石农村,根本拿不出钱来治病。当地医生告诉他,他的病属于职业病,可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去年4月,王勇找到了湖北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但医疗人员却告诉他无法进行诊断。“涉及到经济赔偿,我们不敢轻易下结论。”基地主任凌瑞杰说,国家关于职业病诊断有严格规定,当事人和用人单位必须提供职业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等资料。王勇频繁换工作,连自己在哪里受的伤害都无法确定,证明资料一项都拿不出来。

  凌瑞杰说,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流动性大,打工地点不固定,无劳动合同、无务工证明、无体检证明,甚至没有与用工方有劳动关系的证据,很难确认职业史和职业接触史。

  企业不配合取证有难度

  职业病一般有数年潜伏期,农民工往往在返乡后才发病,而跨地区的职业病事件调查往往还会因地方保护遭遇重重阻力。

  襄樊农民工王某因二硫化碳中毒住院,但他所在公司阻止卫生监督人员进入现场调查。最后政府出面协调,该厂才终于配合。经诊断王某系职业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用人单位担心增加成本,未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一些地方政府以优化经济环境为前提,对一些重点企业实行保护。”凌瑞杰说,监管人员有时连企业大门都进不了,很难进行调查。

  多部门联动机制亟待形成

  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的总结分析显示:目前职业病属于多部门管理,卫生部门、劳动部门、总工会、安检部门等都有管理职责,但职能交叉导致管理效率下降。例如武汉某企业接触粉尘、噪声人数近2000人,而每年职业健康监护仅200人,卫生监督部门便无从核实。

  据介绍,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着力建立职业病防治联动机制。

  湖北省职业病防治技术机构

  三家职业病防治院所: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襄樊市职业病防治院、十堰市东风职业病防治所

  两家救治基地:化学中毒救治基地(挂靠省新华医院)、核辐射救治基地(部属同济医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