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国各地拍卖公司:怎样鉴别“假拍”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04 01:40
人浏览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中国各地拍卖会的成交额普遍不尽如人意,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一度曾销声匿迹的“假拍”现象又死灰复燃,频频出现在不少艺术品拍卖会上。笔者了解到很多家拍卖公司去年推出的动辄百万元的重量级拍品,虽然在看似现场气氛热烈,你争我抢,拍品最终以高价中拍,但事后,这些拍品的竞拍者却选择弃拍而不付款——这就是圈里人熟知的“假拍”。很多送拍的卖家都质疑这是不是由拍卖公司和竞拍者合演的“假拍”秀。
  带着同样的疑问,笔者走访了北京收藏拍卖圈内有一定口碑的东方玺宏国际拍卖(北京)公司,就当今拍卖市场频频出现的“假拍”现象东方玺宏的总经理王女士就该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近几年随着拍卖市场的火爆,在争夺客户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竞争,而拥有藏品的客户首要看重的是拍卖公司的成交率和成交价格。为了迎合卖家的心理,拍卖公司不得已只能在提高公司的拍卖成交率和高价成交上做文章。这一不规范经营的现象是任何行业在发展初期都存在的,想生存发展一定就要竖立起诚信的行业形象。对于拍卖这个行业来说,也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虽然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但绝大多数拍卖公司还是本着守信经营的原则在做事的。
  当笔者问到怎样甄别拍卖市场的“真拍”与“假拍”时,东方玺宏的王女士表示: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下单一提高成交率和做天价成交的现象暂时只能算作拍卖公司的商业炒作,作为卖家最好的甄别方式就是多走访、多比较,不要单纯听信拍卖公司的广告宣传,而是对拍卖公司进行更多的了解,争取找到一家有实力有信誉的适合自己的拍卖公司。
  中国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与关注,对于收藏者来说找到一家诚信的拍卖公司将自己的藏品委托拍卖从而获得回报是对于藏品价值的认可,也是对于收藏者本身的认可,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收藏品本身,同样也在给拍卖公司增加了含金量。[千龙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