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电讯盈科:再上拍卖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03 05:56
人浏览

  和两年前电讯盈科的资产出售相比,今年电讯盈科着手的资产出售波澜不兴:5月底,电讯盈科将自己的电信、媒体及信息解决方案资产全部并入一家新公司HKT,并计划将HKT 45%的股份出售给投资者;7月中旬,第一轮招投标结束;8月21日,电讯盈科透露已经订出候选名单,并将于10月到11月公布结果—一切显得干脆利落。
  2006年那次可远没有这么顺利。那年6月份,这边参与收购的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Macquarie Bank Ltd.)和私人资本公司德州太平洋(Texas Pacific Group)的亚洲子公司新桥资本(TPG-Newbridge)竞购竞得不亦乐乎,那边电讯盈科的第二大股东网通公司坚决不同意出售,结果还弄得李泽楷和网通很不愉快,不得不由他的父亲李嘉诚从中斡旋,暗中让好友梁伯韬接手李泽楷的股份以解围。
  网通当年不同意当然有其原因。一方面是有着香港电信资产不能卖给外国人的原则;另一方面是网通当年正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一度想独自将香港电讯拿下,但其固话10多个月的下滑让它现金流不足,只好作罢。所以当时网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这笔交易成交。
  谁能想到两年后格局大变。中国内地的电信重组使得网通并入联通,电信盈科的第二大股东也随之变成了“新联通”。届时,电讯盈科资产出手顺利与否要看新联通脸色。
  按照德瑞电信首席分析师宋永军的说法,如果新联通并不坚持国际化的战略,那么已经饱和的香港电信市场无疑会被视为鸡肋,新联通甚至还可能出售一部分股权,这样就能得到足够的现金来完成繁重的WCDMA重组建设工程。

  但如果新联通仍然坚持国际化战略,那香港市场无疑是排兵布阵的前沿阵地。这时情况就会变得莫测—新联通可能会像2年前的网通一样一口拒绝,也可能会为WCDMA的融资而参与到游戏中来。新联通会衡量自己对现金的需求和对电讯盈科的控制权来思量到底出售多少股权,一场博弈在所难免。
  对于参与竞标的国际买家而言,他们所看中的东西和之前的网通、现在的新联通并无相似之处。这些买家都是国际PE(私募基金),按照路透社透露的消息,进入最后候选名单的几家例如Providence Equity、韩国MBK、德州太平洋及麦格理都有电信和媒体行业并购的经验。如果交易成功,它们所要做的就是对电讯盈科的业务和产品进行盘整,在这家公司市值大幅度提高时脱手获利。
  电信盈科几年来一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力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公司旗下Now电视亏损,主营的电讯服务毛利也在下跌。8月25日花旗发布的报告称已调低其目标价格,将投资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它对PE的吸引力在于它仍是香港主导运营商,并且在香港市场还能获得较高的APRU(单用户每月收入)值。
  而对李泽楷而言,只要能迅速脱手就是最大的成功。他当年花了130亿美元买入香港电讯,之后每两年就要卖一次电讯盈科。现在他只想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地产和娱乐上,因而更着急将电信转手让人,以求脱身。
  在这其中唯一一个需要再三思量的当事人就是新联通。同意,还是不同意,这要先看它在重组之后看中什么市场,采用什么战略。因此在10月15日之后,波澜再起也未可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