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商标违法行为查处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05 08:53
人浏览

  商标对于商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的,但是也会出现商标违法的情况,比如说侵权之类的问题都是有的,这些都是有一定的查处的程序的,可以好好了解一下,所以商标违法行为查处程序?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一、商标违法行为查处程序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1)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关的情况;

  (2)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3)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4)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对商标权属存在争议或者权利人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中止案件的查处。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恢复或者终结案件查处程序。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责令停止销售。

  二、商标法侵权怎么处罚

  我国商标法当中明确规定了如果侵犯了商标专用权的话,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就是专门进行商标管理的部门,可以依照以下的法定程序来给与处罚。

  处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最直接的就是处以罚款。第二种是让侵害者停止侵权,也就是及时止损。第三种如果对于赔偿数额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话,可以请专门的调解部门对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现在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三种情况是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处罚的。

  由于商标权是与商品紧密联系的,侵犯商标权,也就是侵犯了该商品的销售,导致消费者以错误的认识购买了错误的商品,所以盈利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罚款相应来讲数额也是比较庞大的。

  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以5万元为分界线,如果销售所得不足5万元的话,最高可以处以25万元以下的罚款。具体的罚款数额由法院或者是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情节严重程度和侵权者的违法所得来确定。

  如果销售数额达到了5万元以上的话,就不确定上限了,可以处以销售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这个惩罚是非常严重的,通常来讲,侵权者的违法所得和自己之前的个人财产都会被处以罚款。

  那么除了罚款之外,为了防止侵权者继续使用假冒伪劣的商标进行招摇撞骗,还要责令侵权者停止侵害,也就是说不得再销售以假冒伪劣的商标为标识而出售商品。这是为了防止嫌疑人在之后不再进行这种违法行为,同时也为商标的所有权人杜绝后患。

  第三种情况就是对罚款的数额双方如果没有办法达成共识,或者是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出的数额有异议的话,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可以提请仲裁或者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最终金额的认定。认定了之后侵权的一方就必须要按照法院的认定结果进行赔偿,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方式把钱送达给受害者。

  三、工商部门能认定商标侵权吗

  工商部门可以认定商标侵权,商标侵权的认定部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人民法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查处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依职权主动查处; 二是依投诉(举报)查处。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是: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商标违法行为查处程序的相关介绍,商标的违法查处是有规定的程序的,对于这些程序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其实是可以好好的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规定的,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