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商标是否属于财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22 10:36
人浏览

  商标如果注册成功之后就是属于个人的,但是在认定为财产的时候,很多的人对于这些其实是不清楚的,可以去好好了解清楚这些,遇到相应的问题也会比较好处理,所以商标是否属于财产?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一、商标是否属于财产

  商标是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

  商标专用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也是一种私权。商标不仅是一种区别性的标志,也是商标所有人信誉的象征,商标所有人的信誉越高,该商标也就越受人欢迎,使用该商标的商品也就畅销,商标所有人也就越能获得可观的效益。如果他人也在相同和类似商品上经许可使用这种受欢迎的商标,同样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注册商标能为商标权利人带来效益,且信誉越高,影响越大,其交换价值也就越高。由于商标具有这样的性质,它当然属于财产权的范畴。

  另外商标的文字、图形、字母、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不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在物理的形态上是不存在的。但是注册商标在使用、转让和许可他人使用时能获得收益,还可经评估作价,折合成股份或以货币形式入股,当商标专用权受到侵害后,还可获得赔偿。所以说商标作为知识产权是有价值的,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并且是可无限增值的无形资产。

  二、商标权的特征

  (一)独占性

  又称专有性或垄断性,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独占使用权。赋予注册商标所有人独占使用权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通过注册建立特定商标与特定商品的固定联系,从而保证消费者能够避免混淆并能接受到准确无误的商品来源信息。换句话说,在商业中未经许可的所有使用,都将构成对商标专用权的侵害。这种专用权表现为三个方面:

  (1)商标注册人有权依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将其注册商标使用在其核准使用的商品、商品包装上或者服务、服务设施上,任何他人不得干涉;

  (2)商标注册人有权禁止任何其他人未经其许可擅自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3)商标注册人有权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注册商标,也可以将自己的注册商标转让给他人,这种许可或转让要符合法律规定并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续。

  (二)时效性

  指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限。在有效期限之内,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超过有效期限不进行续展手续,就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各国的商标法,一般都规定了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有的国家规定的长些,有的国家规定的短些,多则二十年,少则七年,大多数是十年。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为十年。《商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限届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续展注册经核准后,予以公告。”

  (三)地域性

  指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受地域范围的限制。注册商标专用权仅在商标注册国享受法律保护,非注册国没有保护的义务。在我国注册的商标要在其他国家获得商标专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就必须分别在这些国家进行注册,或者通过《马德里协定》等国际知识产权条约在协定的成员国申请领土延伸。

  (四)财产性

  商标专用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商标专用权的整体是智力成果,他凝聚了权利人的心血和劳动。智力成果不同于有形的物质财富,它虽然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表现,但载体本身并无太大的经济价值,体现巨大经济价值的只能是载体所蕴含的智力成果。比如“可口可乐”商标、“全聚德”商标等,其商标的载体:可乐、烤鸭等不是具有昂贵价值的东西,但其商标本身却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商标价值评估,这些商标可以作为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出资额的一部分。

  (五)类别性

  类别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依照商标注册申请人提交的《商标注册申请书》中核定的类别和商品(服务)项目名称进行审查和核准。注册商标的保护范围仅限于所核准的类别和项目,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商标注册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为基础,国家商标局制定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将商品和服务总共分为45个类别,在相同或近似的类别及商品(服务)项目中只允许一个商标权利人拥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在不相同和近似的类别中允许不同权利人享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三、商标注册费属于无形资产吗

  商标注册费,代理费都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成本费用,要做无形资产处理,按商标使用年限,摊销后计入管理费用。会计分录: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贷:银行存款。 摊销时,按原会计准则:借: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贷:无形资产 -商标权。按新会计准则:借:管理费用-商标权贷:累计摊销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商标是否属于财产的相关介绍,商标是属于财产的,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对于这些资产可以去好好的了解清楚的,也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的,了解清楚会比较好的,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