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老店困境突围 中华老字号加速全球出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24 06:06
人浏览


  日前,王致和商标被德国公司抢注一案,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一审判决,王致和集团胜诉,历时一年多的商标抢注风波终于告一段落。这是中华老字号首次在海外维权中获胜。这次“抢注风波”,使中国的老字号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海外淘金 商标铸就保障

  可口可乐公司创始人艾萨·坎德勒曾说过:假如可口可乐的所有财产在今天突然化为灰烬,只要我还拥有“可口可乐”这块商标,我就可以肯定地向大家宣布,半年后,市场上将拥有一个与现在规模完全一样的新的可口可乐公司。

  正如艾萨·坎德勒所说,商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天津三绝”的狗不理包子,在上世纪80年代进军日本时,却遭遇抢注。1989年,日本和光堂株式会社将“狗不理”注册为产品商标。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天津狗不理集团的合作伙伴大荣株式会社也注册了“狗不理”商标。经过十余年的协商和谈判,天津狗不理集团才最终于今年9月拿回了遭抢注的商标。

  无独有偶,同仁堂也曾在日本遭到过抢注。此外,“全聚德”、“王老吉”、“女儿红”等都曾遭遇海外抢注。老字号频频遭遇抢注,严重地阻碍着国内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同时也影响了老字号的海外声誉和企业权益。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一些商标特别是知名商标的抢注事件屡屡发生,造成了每年约10亿元的无形资产流失。

  以往,很多国内企业在遭遇海外侵权时往往选择沉默。但 “王致和商标案”的胜诉,作为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第一案,为老字号海外维权开了一个良好的先例。

  据专家分析,众多的老字号商标被抢注,并非完全是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问题,它同时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海外影响逐渐增强,海外市场主体开始有组织、有意识地给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设置障碍。

  有了前车之鉴,上海老字号“南翔馒头店”在进军东南亚各国之前,就在当地注册了商标。而去年在日本开的第一家“上海老饭店”也是提前注册商标。

  我国的老字号都是传承已久的金字招牌,有了商标注册这层“防护衣”,拓展海外市场,将更有法律保障。

  与时俱进 老店困境突围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有老字号企业数万家。但是半数以上现状不容乐观。

  与我国的老字号不同的是,国际上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品牌,往往拥有强大的品牌价值和品牌资产。作为百年品牌,可口可乐如今依旧充满活力,究其原因是可口可乐公司充分了解每个时代目标消费群体的理念,适当调整产品,迎合市场。品牌不变,但产品的设计和口感确是与时俱进,这样才使品牌永葆青春。

  一些业内人士也分析,像雀巢、迪斯尼这类企业不断地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不断改制革新,适应社会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我们的老字号到最后仅仅只剩下招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主任安惠民表示:目前老字号不够强大,有客观原因,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其本身思想观念陈旧、经营管理落后、技术水平跟不上形势等因素所造成的。

  面对困境,不少老字号也在探索中寻求发展。北京全聚德与首旅集团等联手组成新集团,将丰泽园等20余个中国餐饮老字号收归旗下,实施全国化市场战略。全聚德在其全国连锁店内统一标准和风味,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打开了我国老字号全国化乃至全球化的品牌拓展之路。

  2006年,商务部启动了振兴“中华老字号”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有效保护和振兴“老字号”的措施,推动老字号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对一些有明显优势的老字号给予适当倾斜,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根据老字号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制作并发行电视宣传片、丛书和画册,开展“老字号”文化宣传活动,大力支持其参加各类品牌性展会,以扩大“中华老字号”的国际影响力。

  入乡随俗 融入当地文化

  基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我国许多老字号,在东南亚地区都很受欢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繁华地段,有一家同仁堂药店,柜台和等候区总是挤满了前来拿药的马来西亚人;而在泰国曼谷的同仁堂,不仅有当地人,也有许多外地前来就医和接受针灸治疗的市民。

  今年8月22日,北京同仁堂在越南开设分店,也同样受到对中医药情有独钟的越南民众欢迎。

  同仁堂的伦敦分店,最初只是华人光顾,并不受当地民众重视。因为文化的差异,英国人往往把中医和印度的神医等同,只有当他们遇到治疗不好的病时才偶来光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口碑相传,当地人也在慢慢接受中医治疗理念。特别是中医药在防治“非典”之类世界医学难题上的突出表现,使中医药海外影响越来越大,加上欧盟放宽了植物药市场准入“门槛”,承认符合条件的中药的药品合法“身份”,使中医在欧美市场得到进一步的认可。

  老字号在海外的历程让经营者充分认识到,在巨大的文化背景差异下,只有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认知,方能接受。

  在上海老饭店进军日本之前,日本的新大谷饭店每年都会邀请上海老饭店参加上海菜展销会,上海菜很受日本顾客欢迎,每次展销会新大谷饭店营业额都会翻倍增长。上海老饭店抓住这一时机,把分店开进日本,开业当天日销售额就达到了150万日元。

  在海外民众不断认识和接受中国老字号的同时,老字号也入乡随俗,以期在海外有更好发展。

  在日本名古屋的上海老饭店,一方面延续上海经典风味,同时有50%是日本料理,满足了当地市民的口味。

  同样,南翔小笼包在“抢占”马来西亚的市场时,也颇费周折。在南翔小笼包开拓马兰西亚市场之前,当地的小笼包竞争已经非常激烈。马兰西亚华人较多,当地小笼包品牌不在少数,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小笼包师傅遍尝当地各款小笼包,刻苦研发,开发出适合当地人口味的牛肉、海鲜小笼包,成功打进当地市场。如今南翔小笼包已在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有15家连锁店。(人民网 张子瑞)[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