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天兰尾货促销出怪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24 22:53
人浏览

  完整的衣服不卖,非要把商标剪得面目全非后当残品卖。日前,位于清河中街的天兰尾货市场第8店门口,数千件品牌服装上演的一幕“剪标自残”引来了大批市民围观。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剪去商标的“自残货”不但成了抢手饽饽,引得围观市民争相抢购,还被市场方当做了经营特色,列为长期经营项目。

  在现场看到,数千件各品牌的名牌服装在拆箱后纷纷惨遭“毒剪”,小则商标被剪得无法辨识,大则直接拆去商标。被剪标的品牌中不乏国内外名优产品,像LEO、球王、卡帕、保罗、犀牛等,现场几十箱千余件品牌服装无一幸免地成为了“无标产品”。然而,剪标后的这些服装却反而激起了现场围观市民强烈的购买欲,导致现场出现了拥堵抢购的场面。

  天兰尾货市场经理赵宏伟透露,多数剪标产品的价格平均仅为商场价格的1/10。而现场抢购的大多数市民也都表示,购买“剪标货”,图的就是高品质、低价格的实惠。据市场方统计,所有剪标产品当场售出率近8成,远远超过许多名牌促销活动。

  据了解,自今年7月1日颁布《尾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之后,全市各大尾货市场都对品牌尾货采取了严格的规范措施,防范未经授权冒用商标的行为,以免对品牌正货造成价格冲击。“剪标”之举,正是为了避免品牌尾货未经商标授权就流通到市场上而制定的防范措施。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