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融资难:多元投融资 天津探路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05 12:07
人浏览

坊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国企钱多四处投、民企贷款磕破头”,虽说是句戏言,但却映射出中小企业融资之痛,而今年以来紧缩政策的不断出台更是让不少企业悬着的心不能落地。

一直以来,“融资难”就是一个既让人头疼,又难破解的难题。为何融资难,原因似乎可以找出千万条,而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疑需要从金融体制、企业自身等各方面来努力,但其中有一点颇为重要,那就是政策的指导和扶持。

无论是支持企业以商标专用权融资,还是率先支持企业以股权、债权、林权、海域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式出资融资,天津在政策创新和宽松度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且其中有不少为天津首创。在这方面,天津显然注意到了。在促进企业投融资政策方面,多元化举措已然成型。

据了解,2009年12月,天津市产生了第一笔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发放对象为天津市南洋胡氏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其以著名商标“南洋胡氏”向天津银行进行质押,获得总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

该项贷款的顺利产生无疑要归功于2009年6月天津市工商局印发的《天津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同年10月,天津市工商局《关于我市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也随之出炉,之后的11月,天津市政府转发此意见要求执行。该意见明确指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商标权质押贷款业务。

《实施意见》指出,所谓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是指,为生产经营需要,企业或企业主以其拥有的商标专用权为质押,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并按照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贷款本息的一种方式。而涉及的商标专用权则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依法注册的商标享有独占、使用和处置的权利。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标专用权质押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没有充足实物资产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难题。

截至目前,天津市约有14家企业通过质押商标专用权的方式获得共计2.7亿元左右的贷款,单笔数额最大的是去年天津美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依靠其注册的“美伦”商标获得的4000万元。而开展此项贷款业务的银行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包括天津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在内的16家银行。

在不少人看来,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几乎可以说是“零门槛”。

按照相关规定,理论上凡是注册商标的持有者都可以以其商标专用权向银行申请贷款。不过,在采访中,新金融记者发现,企业在申请贷款中还要经过几道程序,银行在该过程中对于风险的把控也较为严格。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