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宁波华彩电器或将入主美菱集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09 02:46
人浏览

(引自安徽商标

美菱电器欲接手老东家100%国有产权受挫

曾于8月中旬高调宣布欲接手“老东家”美菱集团100%国有产权的美菱电器,最终未能“圆梦”。美菱电器上周六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09年9月4日上午参加了在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举行的美菱集团100%国有产权的现场公开挂牌竞买,根据现场宣布的竞买结果,本公司未能竞买成功。

而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来自浙江的宁波华彩电器或将成为美菱集团新东家。

美菱集团产权二度转让

7月31日,合肥兴泰控股集团发布了《关于合肥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00%国有产权转让公告》,公开转让其持有的美菱集团剥离部分资产负债后的100%国有产权,这也是2008年以来,合肥兴泰第二次尝试转让美菱集团的国有产权。

根据兴泰控股的转让公告,此次转让标的主要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其中长期投资是指合肥美菱家电工贸有限公司、美菱英凯特家电(合肥)有限公司、合肥英凯特电器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100%国有股权,以及合肥美菱包装制品有限公司51.74%国有股权。

而美菱集团的无形资产则指“美菱”注册商标及“美菱”商号专用权。据悉,“美菱”商标共注册了28类商品,美菱集团拥有除第11类外的所有已注册“美菱”商标专用权,同时拥有第11类中除冰箱、冰柜、空调外“美菱”商标24年的无偿使用权。

根据公告,此次美菱集团100%国有产权(剥离部分资产负债后)的转让底价已经从2008年4月的3.58亿元下降至目前的1.11亿元。

此前,在去年的第一次挂牌转让后,美国私募基金CNAG曾与合肥市有关方面达成初步意向,表示在对美菱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后,公司有意将美菱推入美国股市,使其成为继海尔公司后第二家中国家电企业在美上市公司。但受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影响,这一产权转让计划受阻。

美菱电器曾欲接手

在美菱集团国有产权第二次挂牌转让后不久,8月12日,美菱电器发布公告称,由于对美菱集团实施收购符合公司发展规划和“美菱”品牌统一维护管理的需要,为此,董事会同意美菱电器作为意向受让方参与这次竞购。

美菱电器大股东四川长虹人士表示,由于历史原因,美菱冰箱的商标所有权目前在上市公司,但洗衣机、小家电、包装制品、制冷管道等产品的商标所有权则依然在美菱集团,而这些产品过去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已影响到“美菱”商标的美誉度,所以希望能借助这次竞购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同时,由于此次美菱集团100%国有产权的转让底价已经从2008年4月的3.58亿元下降到目前的1.11亿元,这一转让价格已接近己方可接受的心理价位。

该人士同时表示,根据美菱集团公布的财务报告,美菱集团旗下的洗衣机、制冷管道等业务均保持盈利,且正是长虹所没有的产业,如在解决商标问题的同时,能获得美菱集团的部分优质资产,“显然是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宁波华彩或将入主

然而,尽管此前美菱电器发布的公告似有志在必得之意,且产权挂牌转让公告针对意向受让方提出的诸多限制性条件,被市场分析人士解读“似为长虹量身打造”,但美菱电器却在此次竞买中最终失利。 9月5日,美菱电器在公告中宣布这一结果。

那么,合肥美菱集团100%国有产权究竟花落谁家?转让股权价格多少?昨天下午,记者就此致电合肥兴泰控股集团方面,却未得到明确回应。

记者随后辗转获悉,来自浙江的宁波华彩电器有限公司或将接手美菱集团,成为后者的新东家。资料显示,宁波华彩始创于2002年,总部设在宁波市葑水港工业区,是一家生产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民营企业,集研究、开发、销售为一体。

不过,在接手美菱集团后,新东家接下来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考验。

据悉,合肥兴泰控股集团在美菱集团国有产权转让公告中,曾对意向受让方提出了较为苛刻的“条件”,要求意向受让方须作出诸多承诺,其中包括不改变转让标的企业的法人主体地位,受让后新体在法定存续期内不迁出合肥市,继续从事家电及其相关产业;受让后新体5年内年均在合肥市缴纳税收不低于美菱集团上年度实际纳税额人民币1500万元;5年内,在合肥市新增投资不少于人民币1亿元;5年内受让方不对外转让本次受让标的。

同时,受让后新体按转让标的企业及本次转让范围内的子公司现有在岗人数的80%提供就业岗位。此外,受让方不以任何形式淡化或弱化“美菱”商标和商号,妥善维护“美菱”商标和商号,承诺“美菱”牌产品在合肥的生产量不低于“美菱”牌产品生产总量的70%,“美菱”牌产品销售量每年增长不低于20%。

而在此次美菱集团国有产权争夺中失利的美菱电器,也将不得不继续面对“美菱”品牌被分割的局面。

“美菱”商标共注册了28类商品,而新东家将获得美菱集团所拥有的除第11类外的所有已注册“美菱”商标专用权,并拥有第11类中除冰箱、冰柜、空调外“美菱”商标24年的无偿使用权。这无疑将导致在今后的市场上,同为“美菱”电器的产品,背后东家却并不是同一家,从而为“美菱”后续的品牌运作带来更多的尴尬。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