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免检并非金字招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09 17:36
人浏览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
实际上,早先就有是否该取消食品行业免检资格的争议。2004年12月27日,卫生部通报了食用植物油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情况,不合格率占到9.1%。其中,“金龙鱼”大豆色拉油、“福临门”纯正大豆色拉油等则为酸价指标超标。2007年下半年,武汉又提出应该取消绿色食品农药免检权。在三聚氰胺的巨大恶劣影响下,食品行业的免检资格终于被摘除。

免检是种鼓励
《市场导报》记者了解到,免检企业必须满足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效益好、3次检查合格的条件。不可否认的是,免检资格使得产品质量真正过关的企业从频繁的质量检查中抽出身来,那么免检资格取消后是否会影响原本就安分守己的企业呢?
对于此事,导报记者先联系了被卷入“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上海光明乳业,该公司公共部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便接受采访。”
相对来说,杭州的企业则乐观得多。杭州西湖啤酒有限公司一位要求匿名的工作人员表示,食品免检制度的取消对西湖啤酒的影响不大,在品牌营销上也没有做出大的调整。西湖啤酒作为杭州比较知名的酒水类品牌,每年在接受国家和省质检总局的抽样调查中都得到好评,免检资格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鼓励,但只要质量过关,也没有必要特地去申请国家免检产品。
而对于杭州美丽健乳业有限公司来说,导报记者了解到,起初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对美丽健产品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经过有关部门的审定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美丽健公司也在品牌宣传上调整了自己的策略。该公司市场部的孙先生介绍说,美丽健在宣传上突出“自有牧场”的概念,在广告宣传和政府引导下,加上杭州市民对本地奶的安全比较信任,美丽健产品在杭州的销量还有所增加。
对于企业的态度,专业人士表示肯定,毕竟要宣传产品或者推广品牌并不是只有获得免检资格一个途径。浙江高名律师事务所律师纪中久表示,这次是整个行业取消,对企业个体来说,影响不会很大,而且企业还可以通过获得知名商标、驰名商标等方式来打响品牌。

行业需要自律
免检资格的取消让行业自律问题成了热议的话题之一。因为如此一来,所有食品行业的企业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可能更为公平。
温州有60多个产品是免检产品,企业都牢记‘质量是生命线’的准则,国家对鞋等产品的免检资格还是以鼓励为主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同样认为,食品药品攸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该类行业存在免检制度是很不合理的,现在国家取消食品行业的免检资格可以说是贴合民意。
浙江省威盾商标事务所所长厉忠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早在五六年前就曾预言国家免检制度要被取缔。国家和企业就像大人和小孩的关系,在没有大人的监督下,小孩会失去自控的能力,同样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企业在盈利原始欲望催生下也会失去控制。
厉忠辉认为,食品免检制度没有存在的理论基础,更没有科学性。而免检资格从有到无,对企业来说,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太大。在有免检产品存在的情况下,企业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不正当的行为,取消这个虚名后可能会使企业的竞争趋于理性,毕竟企业的生存还是靠着实打实的产品质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