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山东青岛企业热衷境外注册商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10 06:34
人浏览

资讯(引自大众日报

中新山东网1月17日电  “海尔已经在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注册了3077件商标,包括中文、英文、图形三种形式,共16个类别。”记者近日从海尔企业文化中心获悉。如今,为了扎根国际市场而在境外注册商标的岛城企业越来越多。

据介绍,去年仅青岛泛亚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代在境外注册的商标就有近100件,包括红领、康大、英派斯等知名企业。而青岛建设集团和新华锦集团正在通过其代理积极进行境外商标的注册申请。也有民营企业主动走出去在特定国家先行注册。青岛美极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一告诉记者,在捷克与俄罗斯申请的AKOOMI品牌商标已经进入登记程序,在相应产品上已可使用。

曾有一家知名欧洲公司,本想取得海尔产品的独家经销权,这对很多企业来说相当具有诱惑力。虽创汇更多,但是却不利海尔品牌的运作,因此海尔拒绝了这个要求。随后该公司即在本国运用自身影响恶意抢注海尔商标。但是海尔所有商标注册申请在先。海尔通知该公司,“如果不主动撤回申请,将依法提起诉讼。”在得知海尔商标已被当地官方授权的情况下,该公司不得不主动撤回申请。

“青岛申请在境外注册商标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相对5000多家有实际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总量,走出去的还是不够多。”青岛市工商局商标管理处副处长王颖告诉记者,商标是无形资产,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代工走向创牌。许多已经在国内创成名牌的产品经常在国外被恶意抢注。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对手通过商标抢注制造知识产权纠纷,成为某些跨国公司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设置贸易壁垒的手段。博世—西门子注册了“HiSense”商标后,并没有大规模地用于产品,而是将其束之高阁。但是,由于商标被抢注,海信的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变频空调等产品却不能“名正言顺”地进入欧盟市场。年3月6日,中国海信集团与德国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在北京和解。(郭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