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见成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11 00:10
人浏览

资讯(引自中广网呼和浩特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工商局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建设首府新农村”的工作思路,以“商标富农”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服务三农”的运行机制,积极开展了以走进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为主题的商标扶农活动,为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社会开通了“绿色通道”,被当地政府、农民朋友称之为农民致富路上的“导航员”、“勤务员”。

如何强化服务引导,促成商标与农副产品的对接融合,变传统农业为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提高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是呼市各级工商机关实施“品牌兴农”工程的目的所在。近年来,呼市工商局从地方农业产品长远发展入手,制定了农产品商标实施方案,对已注册和未注册商标的涉农企业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帮扶,采取了《商标注册建议书》、《注册商标创牌建议书》和《商标注册与保护建议书》“三书”助农制度。

去年,武川县工商局确立了“龙头带动,商标富农”的思路,用以提升地方品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农民走品牌兴农的路子,先后申请注册了“武川莜麦”、“武川荞麦”、“武川土豆”等商标。仅年到现在,就先后指导企业注册了川宝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武川县广源植物有限责任公司、天远荞麦贸易有限公司等31家特色农业产业实体,提升了武川特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发展。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工商局采取多种措施,主动帮助清水河小香米企业申请注册了“蒙清”商标,形成了品牌合力。呼和浩特市托县工商局经过对该县枸杞、黄芪种植主产区托县五申镇进行走访调研后,与涉农企业协商,决定用“商标”牌子使托县的枸杞、黄芪、苁蓉等特色产品走向市场,现在枸杞药材生产已经投产。

两年间,呼市工商系统为农民经济组织注册农副产品商标42件,发展证明商标2件。现在呼市“清水河小香米”、“川宝土豆”、“武川莜面”等原产地证明商标已家喻户晓,这些产品在工商部门的帮扶下,知名度逐渐提高,走向了全国市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