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第三方支付企业商标建设有待完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13 11:15
人浏览
在经过6年的等待之后,第三方支付平台近日终于获得正名。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首批27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名单,支付宝、财付通等公众耳熟能详的第三方支付品牌位列其中。

有业内人士指出,牌照的发放让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获得肯定,这无疑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经营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将是多种多样的,而商标问题将是其中之一。

从业内竞争的层面考虑,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27家企业在服务范围上存在高度相似性,因此他们之间的竞争也会异常激烈。以商标注册、保护与运用为基础的品牌塑造工作将成为各企业实现迅速扩张的有力武器之一。

此外,该业内人士还指出消费者在选择第三方支付服务时,往往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品牌。而对自己已获得一定市场认知的商标进行有效管理,也会让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经营变得事半功倍。

记者日前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对上述27家获批企业的商标注册情况进行了相关查询。记者在查询过程中发现,上述企业中大部分都意识到了商标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及时对自己的产品、服务商标进行了申请注册。但是商标权利的缺失以及品牌依附于第三方的情况也影响着其中的一些企业。

以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银公司)为例,其注册的“网银”、“网银电话支付”以及“CHINABANKPAK”等商标均已无效,而除上述商标之外,网银公司并未注册其他商标。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网银公司本次在获准经营第三方支付的大名单里,但如果其不想被市场淡化,必须尽快拿出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品牌产品。

此外,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公司)以及深圳市财付通科技有限公司则因它们所推出的支付宝和财付通产品的商标所有权分别属于阿里巴巴和腾讯,被外界认为其品牌过于依赖第三方。而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等一批“银联系”的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支付宝公司公关部王子凌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支付宝是一个百分之百内资组成的独立法人,我们与阿里巴巴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而公司今后也会围绕‘支付宝’品牌推出更多特色的细分服务。”

有知识产权专家对此种情形评论称,企业因商标依附于第三方的问题虽然在行业发展初期不会对上述企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如果这些企业在日后考虑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的话,商标问题将会成为他们的障碍。(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高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