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我国企业品牌发展七大误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1 17:59
人浏览
回首我国25年来的市场营销史,长不大、活不久的企业比比皆是,何至如此,是因多数企业品牌发展步入误区,笔者以为大概有以下七种。
一、 盲目超生——抚养无力,自乱阵脚。我国品牌超生现象严重,一个牌子打响了就借势多生几个,等“孩子”生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这个“孩子”老感冒,那个“孩子”经常咳嗽,“孩子”多了,奶水少了,加之企业缺少正确引导的能力,“孩子”便很难养活。结果造成品牌核心价值的严重缺失、品牌虚脱、断链,为品牌发展留下隐患。
二、 好大喜全——品牌定位大而全。我国许多企业在品牌定位上舍不得牺牲,认为将目标市场定得越庞大,成功的把握也就越大;在实际操作中,不清楚目标市场、顾客的所思所想,缺乏市场比较和分析,直接导致了品牌难以形成和发挥应有的竞争力。
三、 空洞乏味——品牌结构缺乏背景文化。品牌文化是指品牌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一些企业还停留在倾力于品牌知名度的层面,而忽略品牌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关活动的参与,使得品牌在大众传播中无法引人注目。 
四、 短视自吹——广告制胜,概念炒作。在消费者关注产品的初级阶段,靠一个广告吹绿大江南北火上好几年,像当年的三株口服液、中华鳖精等等,但是到了现在还用广告这招鲜吃遍天就难了。如何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搞所谓的概念营销是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课题。
五、 体弱腿软——管理缺失,后劲不足。品牌管理作为专业科学,它要求企业有专门的品牌管理人才和相关的品牌管理组织。但是,我国企业的普遍现状是,大多数的营销部都是以销量为中心、以促销方案策划为重点,无法担负品牌长期管理的重任。最近一份名为《品牌淘汰——中国家电市场竞争报告预测》显示,1995年,国内的家电品牌有200多个,2000年留存数量只有20多个,5年间品牌数量锐减90%,如按这样的淘汰速度测算,到2010年,全球家电品牌数量基本上只有两到三家了。
六、 公关缺失——危机关头,无力回天。一旦某个行业的一家生产企业出现产品问题,常殃及整个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由于众多企业缺失公关能力,在危机出现时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品牌资产毁于一旦,旗下多系品牌跟着遭殃。这样的企业培养的品牌能长盛不衰吗? 
七、 衰老早亡——创新不足,注重商业操作。当企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知名度、美誉度下降,以及销量、市场占有率降低的现象出现时,品牌就已经老化了,但是很多企业不知道这是品牌老化的原因,以为是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或者是需求减少,于是盲目地大力度促销。对于品牌而言,这种急功近利,迷失方向的做法短期可以促进销量,但对品牌建设而言却有百害而无一利。 

时间:2007-06-11
记者:中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