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产洗衣机品牌竞争凸显马太效应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1 18:48
人浏览

  阅读提示:
  在日前举行的2007首届中国洗衣机行业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就理性地分析了中国洗衣机产业的现状,指出2007年国产洗衣机品牌竞争将进入全面洗牌阶段,只有创新,国产洗衣机品牌才能主宰市场。
  “今年是洗衣机行业品牌竞争加剧的一年,对于众多的小品牌而言,日子将不好过。”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07首届中国洗衣机行业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市场处处长蔡莹一语道出了今年洗衣机行业的市场走向。该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曾经出现过的洗衣机品牌达到了89个,其中,海尔、松下、三星等前5名的市场占有率却占据了74.51%。2007年洗衣机品牌竞争将进入淘汰阶段,在去年的89个品牌当中,可能有30到40个品牌在2007年竞争当中会消失。与会专家预测:洗衣机行业的大规模整合时期已经到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凸显,市场品牌集中度将逐年上升,唯有创新,国产洗衣机品牌才能逐渐主宰市场走向。
  国内洗衣机产业已进入成熟期
  “从洗衣机生产水平和消费普及程度两个角度判断,目前国内洗衣机产业已经进入相对稳定成熟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洗衣机行业技术相对成熟,国内优秀企业在产品品种、质量、功能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洗衣机本身颠覆性新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大变化可能性不大,功能开发成为主要特征,同时国内市场品牌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品牌格局也进入到相对稳定阶段;从整体市场拥有水平以及需求增长方面考虑,这种成熟表现得更为突出,年销售量增长幅度维持在4%左右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蔡莹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2006年国内洗衣机345个城市销售监测数据分析,国内整体市场中,国产品牌依然保持较大优势,销售量市场占有率达到64.72%;在分品种销售量占有率中,国产品牌在在半自动波轮与全自动波轮的销售量竞争中优势相对明显,占有率超过60%。
  虽然与其他家电产品相比,中国洗衣机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比例相对较低,但随着产品质量和环保、节能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和落实,进入成熟期的中国洗衣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会逐步扩大。
  蔡莹还强调,“成熟是相对的,而发展是永恒的”,因为,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都会对整体市场起到一定影响。从产品结构来讲,高端产品比例的不断提高、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以及消费水平的变化都会在国内洗衣机行业有所体现,从产业发展角度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会引导需求的不断改变,而需求的改变则会推动市场的不断发展,如此循环往复才会使得整体产业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马太效应显示淘汰法则
  “入世后,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都将最尖端的技术和最领先的产品引入中国市场,诸如松下、伊莱克斯、西门子以及LG电子等外资企业都希望在中国洗衣机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而国内家电企业如春兰、澳柯玛等也做起了洗衣机。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还是有差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处于中低端位置,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激烈的竞争形成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仍然会成为洗衣机产业难以逃离的魔咒。”赛迪顾问有限公司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杨松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对全国345个城市月度监测数据显示,在调查涉及时间和范围内,2006年出现零售纪录的洗衣机品牌共计89个,其中很多品牌出现在三四级城市市场,从品牌集中度数据分析,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89个品牌中,有69个品牌在大致占全国销售量市场份额1.27%的空间竞争,平均每个品牌的市场可能的平均生存空间仅为0.019%。还会有25至40个品牌生存在随时被淘汰的边缘。
  国产品牌要走创新路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份额的增长是一个明显的市场特征,其销售量、销售额占有率都在70%左右,具有垄断性优势;在对月度销售量、销售额变化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外资品牌在这一领域的占有率呈现整体逐月上升态势,而国内企业除海尔外在高端洗衣机市场竞争中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这些现象在提醒我们,目前在国内洗衣机的生产与销售中,最大利润空间为外资品牌所垄断已经成为现实,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可能性不大,需要从现在开始,需要行业主管部门与国内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
  “国产洗衣机首先应该尽快适应环保、能耗等新规定的要求,迅速推出新产品,巩固和提高市场份额,加大产品开发与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力,并在主管部门协助下,利用资本融合方式,集中优势资源,尽快形成几个具有高端产品竞争能力的核心企业,在规模、产能、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形成与外资品牌团队式竞争格局,利用与流通渠道的合作关系,打开三四级市场空间,提高产品的覆盖率,巩固竞争基础。”蔡莹指出,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时间:2007-5-18
记者:张海志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