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健力宝,能否凤凰涅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2 10:01
人浏览


从一个曾有数十亿元价值的品牌,沦落到一个一度负债近三十亿元、靠“卖身”求生的品牌,健力宝品牌缩水之快之巨,其坎坷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引起业界内外极大关注与反思。
“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健力宝何以不断缩水?品牌硬伤何在?健力宝复兴指数有多高,能否凤凰涅槃?

多变的上层剧震撼动品牌根基

健力宝多变的上层剧震深深撼动了健力宝品牌根基,这是导致健力宝缩水蒸发的根源。在2004年短短100多天时间,健力宝遭遇了成立2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健力宝经历了几个朝代——从张海谢幕到祝维沙上阵,从统一集团高调人驻浅尝辄止,到李志达昂然主政而又被“强行请出门”,再到2005年统一又一次的接管。

概念营销抹杀品牌功能

2002年初,张海以救世主的身份入主健力宝,但张海并没重建健力宝,而是选择放弃健力宝。张海把“宝”全压在了自己一手创造的“第五季”和“爆果汽”身上,其中不乏营销广告的大手笔,如猛砸3100万元在央视世界杯直播时播放“第五季”广告,请日本明星滨崎步做形象代言人……然而,虽然“第五季”抢过了健力宝的风头,但它并没成功,却宣告了一场暴风骤雨的开始。
张海给“第五季”创造的概念是“饮料界内永不衰落的‘第五季’”——这是一种“概念营销”。但他的“概念营销”显然没有脚踏实地。最明显的是内涵不清晰:一个品牌要有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功能的支撑。张海把收编原健力宝的所有产品包括茶、水、果汁等都叫“第五季”,完全没有功能诉求的表现,这就违背了产品核心价值的树立,是一种纯粹的炒作行为。

多而快的品牌延伸、产品多元化刺伤自己

健力宝在品牌推出、品牌细分方面,走得过快过猛。在“第五季”这一概念刚刚推出不久,就在四个领域推出近三十个单品,包括了维C可乐、热带水果宾治饮品、鲜橙汁饮品、冰红茶饮等几十种饮料,显得急躁冒进。 “第五季”要用一个概念通吃所有品牌所有饮料市场,用一个概念的“麻袋”去和细分市场里的专业的“精品袋”竞争,无疑是困难重重。细分市场里的消费者,是苛刻挑剔的,是不大愿意为此“埋单”的。
再者,健力宝大肆进行产业多元化,与主业毫不相干又颇为陌生的多元化既分散了健力宝有限的资金,又增加了经营的难度,从而加剧了自己的失败。2004年1月,健力宝收购江西景德镇华意电器总公司,2004年8月,健力宝持有西北化工国有法人股5000万股。最主要的体现是踏人不熟悉的领域——足球大窟窿:先是斥巨资买断深圳平安足球队,后是曲线收购辽宁足球队、上海申花队,结果陷入了一个无底洞。

资金链的崩裂 品牌被釜底抽薪

健力宝大厦从来就没有缺少过产品的支撑。然而品牌是根基,产品只是砖瓦,而缺乏了优质泥浆的现金流,就注定了健力宝大厦抵不住风雨的折腾。
张海在健力宝的主营业务上日渐技穷日益萎缩时,却在资本市场上大肆攻城略地。2002年11月,健力宝集团在河南收购造白酒的宝丰酒业;2002年12月,健力宝1亿元买下深圳足球俱乐部,健力宝为深足投入了1亿元;2004年1月,健力宝整体收购江西景德镇华意电器总公司;2004年3月,健力宝投入2亿元打造“第五季”;2004年8月,健力宝持有西北化工国有法人股5000万股……
掐指一算,不到2年,健力宝共投入6亿元!然而张海仍不顾前线与后方“离之千里”难以控制,让资金继续一滴滴流失,健力宝血脉最后被釜底抽薪而不得不卖身!

健力宝能否凤凰涅槃?

健力宝目前处境远非是“困难户”、 “救济户”,而是个几次在死亡线上挣扎、被抢救回来的病人膏肓的人,要想短期内恢复到以前鼎兴时候已几乎不大可能。这是国内饮料业环境所决定。无论是碳酸饮料、茶饮料,还是瓶装水、乳饮料、果汁饮料,每个领域都被几个行业巨头占据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所剩空间非常小。而从世界品牌发展史来看,一个曾经遭受致命打击的品牌,其翻身复兴的指数不到8%。
业界在讨论、思考:健力宝复活的机会有多大?健力宝最乐观的前景是什么?最好的结局又是什么?其实,健力宝来不得再次急功冒进,一味再想要去做大做强成全国品牌。当务之急健力宝是要踏踏实实,低头做人,夯实基础,重新定位,先从老家广东做起,做强区域品牌,几年以后,再图东山再起,逐鹿全国,称霸中原。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不管如何,健力宝如同青岛啤酒,或者五粮液一样,都曾是我国民族饮料企业的一个旗帜,凝结着民族情感的品牌,老百姓喜欢健力宝,这是它的深厚品牌基础。

健力宝需要回归和创新

如今健力宝需要的是回归。健力宝以前做得不错,然而随后为一堆的机会和“新思维”所吸引迷惑,然后就偏离了成功的轨迹,因此回归原来引以为荣的、擅长的、核心的东西,坚持不懈地把品牌激活的话,品牌的重振就不远了。而改造健力宝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升核心业务产品线的利润产能,打造核心产品,而这个核心产品注定就是健力宝运动饮料。只有重树健力宝品牌旗帜,才有可能短时间内达到健力宝整体品牌形象的提升,也只有核心品牌形象的提升,整个健力宝体系战略才能够有序建立。
当然回归核心,并不是要搞“复辟”走老路.该创新的越勇于创新。比如口味,就需要微调一下健力宝的口味,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偏好;名称上,也需要改变,在健力宝这个品牌名称前加一个“新”字,使之寄托更多人对健力宝的希望,也许将来就可有一个乐观的销售预期。再者, “稳定压倒一切”,理顺产权关系,搞好人事组织,稳定上层建筑,取得社会理解和支持,也是如今健力宝重振旗鼓的一个非常迫切而重要的大事。
到目前我们已得到一些令人鼓舞的东西。2005年,健力宝饮料和包装销售额达19亿元,纳税1.83亿元,银行债务已从29亿元下降到18亿元。2006年1、2月份,健力宝迎来开门红,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7%,达到近三年最高增长点。

作者:吴勇毅
时间:2006-6-7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