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CTFE二度登场五大亮点尽展风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2 10:02
人浏览


亮点一
调整
一切为参展商服务
第二届CTFE改了举办日期。
首届CTFE的展出时间是2005年的7月6日一8日,而今年,展出时间为6月6日一8日,第二届CTFE的展出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
为什么?
首先,如今,服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就使很多服装企业订货会的时间表现出多变性,总体来说,其订货会的时间有前移的趋势,有的在6、7月份举行,有的则前移到了5月份,甚至更早。
依据这样的情况,为了更好地配合服装企业的生产周期,使企业尽可能早地在参展后组织订货会、落实参展效果,主办方将展出时间提前。
另外,考虑到实际情况,6月份的上海,天气不会像7月份那么炎热,这将会使参展商和参展观众有更舒适的感受。
第二届CTFE还对名称做了微调。
第二届CTFE博览会的全称为“中国(上海)国际服装特许加盟、贴牌加工、职业装博览会暨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将首届博览会全称中的“特许经营”正式变更为“特许加盟”。
此举的意义何在?
“特许加盟”的英文为Franchise,是连锁经营的一种形式,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 (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交付相应的费用。
由此可见,虽然“特许加盟”和“特许经营”的所指基本相同,但是,前者比后者更为业界所熟知,其所指也更为精确。尤其是近10年来,“特许加盟”的经营之道已成为很多国内服装品牌迅速崛起、并迅速发展壮大的一千中“法宝”。
而根据介绍,此次改名,也是依据上届 CTFE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对展会的反馈意见所做的修改。
另据介绍,组委会已就这两项变更,申报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等有关主管部门,并已经得到批复。
而无论是改变办展时间,还是改变名称,都是CTFE充分尊重参展商意见的体现,是其更加寻求专业性、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体现,是其一直倡导和追求的服务性与务实性的体现。

亮点二
多国组团采购
国际化要素更活跃
首届CTFE上,在专业观众方面,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的采购商以及来自国内各地的2万多名专业观众参展。正是因为这些专业采购商的出现,使首届CTFE上出现了很多当场下单的情况。
当时,在这些海外采购商中,日本方面还是一道亮丽风景。除了专业的采购商,日本那次还组织了一个数十人的“职业装军团”前来参展,参展的企业有著名的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上海百红商业贸易有限公司)、日本帝人(中国)公司等。
正是这些国际性企业的融人,给了国内很多职业装企业经营启示。
而本届,不再只是一国出“单彩”,而是海外多国全面出彩。
事实上,自配额取消后,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美国和欧盟都频频对来自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进行贸易设限,所以目前,国内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开始着手寻求除欧洲、美国之外的更广泛的世界市场。
以此为背景,本届,主办方除了邀请到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的采购商,还重点邀请到了来自尼日利亚、立陶宛、波兰等国的采购商前来采购,这些海外观众的数量将占到整体专业观众数量的30%。而且,一个更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各国几乎个个都组织了一个“大军团”,采购阵容更为强大、采购目标更为明确、采购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国内众多参展企业来说,这实在是个巨大利好。
以下是对各国采购团的简单介绍:
尼日利亚:将实行多团体采购,以面辅料采购为主,采购量巨大。其间,若发现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将倾向于直接下单采购。“第一军团”为尼日利亚拉格斯纺织辅料经销商协会组织的 40多人的采购团,其成员以面辅料进口商为主。“第二军团”为尼日利亚商人协会组织的一个30多人的采购团,其成员主要是尼日利亚全国的一些纺织经销商和大的服装企业代表。另外,尼日利亚还将有两个人数更多的采购团参会,其中包括尼日利亚国内大的连锁贸易公司。
立陶宛:将组织一个30多人的采购团,以家纺面料和针织面料的采购为主,其中包含像阿德迦斯这样的知名纺织贸易公司。
波兰:其国内最大的纺织面料进口公司——POLIMEX公司将组织一个30多人的采购团,以面辅料采购为主。
英国:英国有名的SPECTRUM TRIMMINGS公司此次联合另外两家英国公司组成一个10人左右的采购团,以真丝面料和辅料的采购为主。该采购团一旦在展会上发现有好的合作伙伴便会直接购买,且有意和中国企业进行长期合作。
美国:由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公司组织,人数将不会少于200人,主要是一些进口贸易公司的代表。
韩国:由韩国韩岛咨询公司组织一个200多人的采购团,主要是一些面辅料的生产商和需求商,主要目标是高档的真丝面料和纯毛面料。
日本:相比上届,本届军团阵容更为庞大,将会达到1000多人。
另外,参加本届CTFE的国内专业观众的范围也将拓展,他们将涉及到进出口贸易公司、各类服装企业、各类面辅料企业、全国各城市的商场和批发市场、大专院校以及一些专业的设计公司等多个行业。
由此看,本届CTFE,国际专业观众和国内专业观众的比例达到3:7,同时,这些国际专业采购商都有明确的采购目标,而且由于部分采购团事先和主办方就采购事宜进行过沟通,这样,就使他们的采购更加具有针对性。另外,他们中的部分还表示愿意同中国企业之间进行长期合作。
对于一个博览会来说,专业观众的质量和数量,是决定展会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因为,他们的采购目标、采购数量和采购要求,直接决定着博览会的贸易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达成。而专业观众的国际化的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博览会的贸易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内能国际化。就本届CTFE来看,国际采购商的国际化程度比首届加强,这就意味着, CTFE中的国际化要素也将渐渐活跃起来。

亮点三
“十佳贴牌加工企业”将揭晓
推动贴牌企业品牌化
“贴牌加工”一直是CTFE的主题。
从首届CTFE举办的实际状况看,现场收益最大的,也许就算是贴牌加工企业。首届 CTFE的头天,一家做职业装贴牌加工的企业就曾告诉记者,那天,他们接到了一个外商下的 3000套服装的单,第二天,他们又接到了国内两个客户的一个9000套服装的单。
也正因为有实际收获,参加首届CTFE的很多企业都对CTFE以贴牌加工为主题表示了相当的认可。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品牌企业为龙头、大部分贴牌加工企业、面辅料企业为配套”的产业格局也将逐渐形成。而在该格局日渐确立的过程中,产业内部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也越来越明确,这就意味着,从事贴牌加工的企业也需要进行品牌化运作,否则,接单企业的生存就将受到威胁。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本届CTFE继续加强贴牌加工的主题,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设立贴牌加工展区的基础上,还将举行中国服装十佳贴牌加工企业评选活动。
作为一场具有延时性的重头戏,中国服装十佳贴牌加工企业评选活动的正式启动是在今年3月份,而在CTFE期间,“谜底”将最终揭晓,颁奖典礼将举行。最终,获奖企业的名单还将在《中国服饰报》等媒体公布。
根据展会的规模和参评企业的不断增加,在两三个月内,该评选活动将按照1、西服类; 2、衬衫类;3、毛衫类;4、女装类;5、休闲&牛仔类;6、裤类;7、童装类;8、T恤类;9、内衣类;10、羽绒服类;11、职业装类;12、配件饰品类共12大类分别进行评选,其中的每一个品类,都将分别评出十佳。
整个评选过程分为“材料打分”和“现场展品展示、专家组现场评选”两个阶段。获得每个品类前十佳的企业,就是在这两个阶段的综合评比中分数排前十名的企业。
在“材料打分”阶段,参展企业向组委会递交书面材料,包括企业年产量、注册资金、流水线设备、企业获得的各种认证(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环境认证体系等)、企业以前承接过哪些国际知名品牌的贴牌加工业务等非常详尽的内容。评委针对这些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的打分。
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美特斯·邦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周成建、庄吉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邦东、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拜丽德集团董事长郑秀东等多家国内著名企业的领导,以及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国家驻上海的买手,将会担当该阶段的评委。
而“现场展品展示、专家组现场评选”将于 CTFE期间举行。
根据介绍,届时,在“贴牌加工”展区内,将特设中国服装十佳贴牌加工企业评选活动展示区,现场专家评审组将现场对参评企业的展品进行评比、打分,同时,还将由外贸进出口公司的专业买手对相关人士进行面试。国内著名服装企业家、专家学者将应邀担任现场专家。
事实上,从以上评委的人员构成中就可以看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目前国内一线服装品牌的操盘者,除了负责经营企业、经营品牌这种种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他们在很多时候也是下单者,他们所经营企业的一些产品品类,很多就是由其他加工企业贴牌加工完成。所以,从他们的角度做出评价,非常具备权威性。
评选的举行,首先能提高参展企业矢口名度,对它们的加工水平是一种促进,从而推动贴牌加工企业的品牌化建设,推动它们从靠出卖,劳动力的低层次加工,向卖技术、卖标准,并形成有品牌效应的高层次加工制造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必须的。同时,评选也能提高CTFE本身的知名度,能进一步打造CTFE自身的品牌,而这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未来,将吸引更多、更专业的贴牌加工企业前来参展。也就是说,展会、配套活动和参展企业之间,是一个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主办方负责人这么介绍。
而对于尚处于成长中的CTFE本身来说,能从博览会自身的定位和产业的细分化需求人手,以灵活的、独具特色的活动,来不断丰富博览会的办展内容,并以此推动贴牌企业的品牌化发展,同时,又强化了展会本身的贴牌加工的主题,这既是CTFE所秉承的创新精神的进一步体现,也是对专业办展思路的进一步探索。

亮点四
职业装两大评比结果将揭晓
力推职业装品牌
如果说设置专门的贴牌加工展区并以此为主题,是CTFE自办展开始就吸引入的一大亮点,那么,设置专门的职业装展区,并围绕职业装展开一系列活动,就是它吸引人的又一大亮点。从记者掌握的信息看,在全国林林总总的展会中,能以此为着眼点的,CTFE是第一个。
而从首届CTFE的实际状况看,职业装企业、职业装设计师实在是“大出风头”,也“捞”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也受到企业的好评。
首届CTFE上,职业装的一大亮点,就是“中国职业装设计名师”的评比。近年来,职业装作为一个细分大类,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参与到其中的企业也是越来越多,一些具备品牌优势的男装、女装企业,纷纷涉足职业装,把其作为寻求更大利润的又一片新天地,然而,在这个日益引人注目的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职业装设计师群体却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
针对此状况,首届CTFE上举行了“中国职业装设计名师”的评比,来自四川成都艾维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王天一职业服装有限公司、石家庄3502服装总厂等职业装企业的设计师作品的11场动态发布,涉及到了酒店制服、民航制服、企业工装、促销服、农民工劳动服等很多非常细分的领域。最终,产生了中国职业装设计 10位名师。
另外,上文也已介绍,很多参展的职业装企业,在展会上接单情况良好,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们也通过展会开始为行业内更多的企业所知晓,从而为更好地建立各自的品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现场与日本组团而来的职业装企业的交流、对比以及贸易洽谈,也使它们能更好地把握各自的经营、发展方向。
所以,继首届推职业装设计师后,本届, CTFE组委会开始推职业装品牌,这就产生了又一重点活动——“中国职业装十大领衔品牌\行业十佳品牌评选”,该评选按照制服类(酒店制服、航空制服)、工装类、特种防护服类、校服类、职业时装类共5个类别进行,其颁奖仪式将于本届CTFE期间举行。
据介绍,由于CTFE展会是在整合了原有的在天津举行的中国职业装博览会、在温州举行的温州服装特许经营贴牌加工交易会、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三个展会的基础上举行的;因此,关于职业装品牌的评选活动已有一定的基础。该评选每四年进行一次,第一届关于中国职业装十大领衔品牌、行业最喜爱的职业装的评选,是在2002年举行的首届中国职业装企业家峰会上进行的。正由于每四年评一次,所以,此次所进行的品牌评选的时间段就为2002年-2006年,而评选的授奖仪式将于CTFE期间举行。
另外,首届CTFE上,职业装博览会组委会与日本大阪纤维研究社还举办了一场中日职业装市场座谈会暨中日职业装企业家交流恳谈会,会议就日本职业装产业的发展特点、日本职业装企业发展给中国职业装企业带来的启示、两国职业装产业之间所能进行的合作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也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活动的吸引,越来越多的职业装企业被吸引到CTFE当中。本届,宜禾、万事利等一些大的职业装品牌企业都参展。
从设置职业装展区到为企业带来实际订单,从推职业装设计师到推职业装品牌,CTFE在推动中国职业装产业的整体发展方面,一直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锁定职业装这一片天地,也正在不断扩大、提升 CTFE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亮点五
首办论坛,放眼“长三角”
站高方能望远
如果说本届CTFE创新不断,那么,最大的创新还数论坛。
6月6日,上海紫金山大酒店,主题为“长三角产业集群的资源配置与国际竞争力”的论坛将在这里举行。该论坛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由中国服饰报社承办,合作媒体为日本纤研新闻社。
CTFE进入第二个年头,开办论坛,是对CTFE办展思路的又一创新。
企业经营需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有非常明确的近期目标,比如,那些从事贴牌加工的企业需要订单。但是,一个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就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就必须谋略,就必须明白5年、甚至10年以后的企业,应该有怎样的发展规划。所以,真正优秀的企业家,首先必须是一个战略家,需要有战略的眼光,需要经常出思想、出关于企业经营的新思想。
也正是从该点出发,本届CTFE首办论坛,以期对企业带来经营思路上的启示。历来论坛“务虚”,展会“务实”,然而,“务虚”的论坛,却是出思想、出智慧,是为那些参展企业在发展中所遭遇到的难题寻找求解思路的好场所。而之所以把论坛的着眼点定为“长三角”这一大的经济区域,有深刻的经济背景。
作为中国最有活力的“经济圈”,一直以来,“长三角”以改革力度之大、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深化而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
就服装产业而言,中国10年以上的服装品牌、如今最优秀的一线市场品牌,尤其是男装和休闲品牌,很多都聚集那里,而且,那里还齐聚了中国一大批产业集群地。但是,随着产业向纵深发展,资源庞大的经济圈内如何更加有效地配置、整合,如何一改过去“机会制胜”的发展思路而寻求“战略制胜”的发展思路、如何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圈的最大活力并寻求其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更大竞争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届时,经济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和沪、苏、浙三地政府领导将到会致辞,中国服装协会及沪、苏、浙三地服装协会的领导将莅会,中国服饰报社理事会成员单位领导,以及部分参展企业、日本在华企业代表将出席论坛。
在论坛上,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周绍宁将作苏、浙、沪产业集群地状况报告;欧洲著名品牌企业资深经理人将就国际供应链整合现状、纺织服装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和渠道建设发表演讲;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李肃将从经济学角度对集群地发展的总体规律进行分析,并对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企业的发展给出建议;日本专家尾原蓉子将就中日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实行资源共享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部分服装企业代表还将就如何实现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等进行讨论。
届时,《经济日报》,沪、苏、浙三地新闻机构,日本纤研新闻社和本报等多家媒体,都将对论坛进行跟踪报道。
从中可以看出,“产业链延伸与整和、集群地资源整合、企业间分工协作”都将成为论坛关键词。而这每一个关键词,都将成为“长三角经济圈”的服装企业在未来5年—10年的经营过程中所必须重点求解的内容。
正所谓“站高方能望远”,这也是论坛之于与会企业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时间:2006-6-2
作者:同黎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