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童装市场空间巨大,亟待开发 本土知名品牌短缺,国外抢滩——透视我国童装企业发展的新机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2 10:07
人浏览

根据鸿业资讯对全国童装销售的统计数据显示,将单个童装品牌市场占有率在3.5%以上者定为优势品牌的话,4个有代表性城市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的国内外优势品牌群在本市童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3%、28.4%、27.5%、28.1%。可以这样说,中国童装产业还刚刚开始进入品牌童装市场的“初级阶段”。

继欧美一些成人名牌服装成功进入我国市场后,国外著名童装品牌也开始大举抢滩我国童装市场,国内童装市场在巨大的冲击下,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尽管2005年“派克兰帝”、“雅多”、“ABC”等十大主导童装品牌综合市场占有率已达67.2%,可是这些品牌服装只占了全国童装销售份额的三成,目前市场仍有约七成的销售份额处于无品牌主导状态,这种市场的不平衡状态,恰恰为童装企业开拓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针对童装市场,鸿业资讯市场研究公司还在几个城市的商场童装经营区内,对童装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在被访问者中,对童装价格、款式、质量、面料表示不满的比例大致为3: 4:2:1。广大消费者普遍对整个童装市场的现状也存在不满,特别是对12~16岁年龄段的服装短缺更是感到不满。品牌童装是我国继成人品牌服装快速发展后的又一新生力量。由于我国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因此童装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在成人服装品牌竞争愈演愈烈、并日趋成熟的今天,本土童装品牌好像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子,童装领域的品牌化进程更是显得缓慢而滞后。品牌童装发展落后,原因何在?从事贝贝狗品牌童装开发和生产的北京阔彬努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专业童装在我国起步很晚,而品牌童装的开发就更晚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童装产业发展迅速,产品细化程度也很高,并出现了品牌化竞争的发展态势。但国内市场的强势童装品牌几乎被海外品牌垄断,绝大多数国内童装产品都居于中档地位。

鸿业资讯的高级研究员高春山认为,国内品牌童装之所以还未成为消费主流,主要基于以下二几个原因:

一是价格。面对大商场里动辄几百元的品牌童装,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二是消费意识。目前,许多父母在为孩子选择童装时,还未形成品牌消费意识。

三是国内城乡购买能力的显著差距,使品牌童装的目标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四是国内品牌童装的设计普遍缺乏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快速走人家庭。纵观国外一些知名品牌童装,如米奇妙,不仅有深厚的迪斯尼文化底蕴,而且品牌发展和推广又受到迪斯尼的影响。目前我国专职童装设计师缺乏,很多以设计成人装为主,兼顾童装的设计。同时,我国童装起步晚,生产和消费的观念落后,在市场上体现为“卡通图案+小号成人装”的单一线路,缺乏对儿童消费心理的理解。此外,国内童装设计盲目跟风严重,致使市场上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是童装企业做大品牌的意识相对薄弱。目前,全国童装生产的企业4000多家,但在全国市场叫响的童装品牌屈指可数。这主要与我国童装生产企业规模小、资金和研发实力不足有关,有些企业甚至还处在“家庭作坊式”经营阶段。经过近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童装市场虽然也涌现出了一些知名品牌,但还是鲜有那种能成为行业龙头的大企业和大品牌。同时,大多数企业在商场和专卖店展示陈列及品牌推广方式上陈旧,促销手段单一。而许多企业还未引入职业经理人等这种面向市场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使得企业难以应对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链形态的变化,难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三)

时间:2006-5-26

记者:朱夕子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