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量体裁衣TCL品牌国际化布局初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2 10:47
人浏览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06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暨2006中国品牌建设年度十大案例评选颁奖典礼上,TCL“品牌国际化路线图”案例从百余参赛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2006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贡献奖。

  评委会点评指出,“TCL‘品牌国际化路线图’在各种挑战中不断适应调整、循序渐进,勾画出其在国际化道路上独特的品牌推广历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全球市场的差异性,TCL制定了相应的产品营销策略,以品牌本土化、品牌精细化及品牌创新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还很薄弱,缺乏国际知名品牌。TCL品牌建设结合了全球不同区域的市场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国自有品牌走向世界有很高的借鉴作用。”

  据记者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尽管目前TCL在欧洲彩电市场遭遇“阵痛”,但其彩电业务在北美市场、新兴市场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北美彩电业务的复苏以及TCL通讯于今年第二季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实现整体扭亏,显示出TCL国际化经营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纵观TCL集团的国际化之路可以看出,TCL经历了从产品国际化到品牌国际化,再到品牌多元化的过程。其中,产品国际化是国际化规模的前提,品牌多元化是进军欧美、完成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而品牌国际化创造全球消费者价值的需要,是整个全球化布局的基石,也是国际化之路的发展方向。

  TCL集团总裁李冬生认为,品牌国际化决不是简单地将产品出口等国际贸易行为,而是不同国籍客户(包括渠道商、消费者等)建立共同的自主品牌认知的过程。为此,TCL集团早在1997年初即制定了“TCL品牌国际化路线图”之谋略。具体包括:

  稳打稳扎策略。避开欧美成熟市场,在进入壁垒较低的新兴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先以产品营销带动品牌认同,最终以品牌拉动产品销售。

  “远交近攻”策略。先进入中国周边国家,在相对熟悉的市场建立品牌国际化的“桥头堡”,并对东欧、南美、非洲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国家进行市场调研,步步为营,为大规模的国际化进程做好经验积累和先期准备。

  品牌本地化策略。由于资源有限,为了最大限度节约品牌推广费用,避开与日韩品牌过早正面竞争,采取品牌本地化策略,在各个国家形成一个个本地化品牌,逐步在当地消费者当中建立认知度和认同度。最终在适当时机,再进行对各个本地化品牌进行品牌整合。为此,TCL在经历了品牌初创、落地生根、品牌协同三个阶段后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经过一系列调整和推广,TCL———“Mynewfavorite”形象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者中逐步深入人心,国际品牌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从全球覆盖率来看,TCL品牌已经在五大洲20几个国家深深扎根;在自有品牌业务的市场地位方面,TCL已经开始接近三星、LG等日韩品牌:如越南、菲律宾、澳洲、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已经到了前两位,像印尼、印度、泰国这些国家,已进入在前四,还有一系列国家也进入了前七,在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在品牌美誉度方面,TCL的产品质量已可以与日韩品牌比肩,而且还有很多创新,在各国消费者、社会机构、中介机构都有很好的评价。

  作为最早进行品牌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之一,TCL从1998年开始在自有品牌国际化道路上行走,如今已成长为在全球范围与三星、LG、索尼等巨头竞争的国际彩电品牌,其成功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提供了诸多借鉴。

时间:2006-10-30
记者:覃达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