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娃哈哈:让世界认识的中国品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2 02:27
人浏览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在创始人宗庆后的带领下,靠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软饮料产量位居全球第五的饮料生产企业。2005年,娃哈哈取得迅猛发展,集团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饮料销售收入10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利税2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利润1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饮料产量462万吨,产量、资产、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各项指标仍远远领先于其他对手,继续稳坐行业龙头地位,成为中国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饮料企业。
娃哈哈成立之初是一家小学校办企业,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第二年为别人加工口服液,第三年在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系的技术支持下,研制开发了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凭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到第四年就形成了年销售收入4亿元,利润7000多万元的规模,完成了娃哈哈的初步原始积累。
1991年,娃哈哈以8000万元代价有偿兼并了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以“小鱼吃大鱼”的改革举措在全国引起轰动。利用娃哈哈的产品优势、资金优势、市场优势,迅速盘活了杭州罐头食品厂的存量资产,为娃哈哈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6年,娃哈哈与世界500强、位居世界食品饮料业第六位的法国达能集团公司合资办了5个企业,一次引进外资4300万美金,加速了投资步伐,形成了规模经营。做到了依靠别人的资金与技术发展壮大自己的品牌,迅速形成规模经营的效果。
1994年党和国家号召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建设。娃哈哈率先西进,在重庆市涪陵以“移民经费与移民任务总承包”的改革思路,与当地政府各出资4000万元,兼并当地三家特困企业,组建了娃哈哈涪陵公司。至今,娃哈哈已在除浙江以外的26省市建立了80余家子公司,外省公司产值、利税已占整个集团公司的一半,推动了娃哈哈的高速发展,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娃哈哈公司18年来之所以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营策略、产品开发、质量保证、技术创新、人才储备等等,离开哪一方面都不行。
娃哈哈十八年来一直是坚持主业经营,并且没有搞负债经营,至今没有向银行贷款,而且银行里经常有二十多个亿的存款,也没有因为有钱而头脑发热乱投资,一直坚持在食品行业里发展,将小产品做成大市场,但一旦抓住机遇就大干快上,他们称之为“小步快跑”的策略,因此十八年来一直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
在发展过程中,娃哈哈坚持“生产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产品”的经营理念,不断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近几年娃哈哈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几乎所有的生产线都是国际一流的全自动生产线,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包装出厂全部实现自动化,保证了质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娃哈哈的质量与价格与国内企业及国际上大企业的产品相比,均占有绝对的优势。
通过与上千家经销商建立联销体制度,使厂商形成了联合体。同时,通过帮助经销商发展二级联销体的方法,将娃哈哈的市场网络一直延伸到了农村,使娃哈哈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加快,市场占有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十五”期间,娃哈哈将按照以下思路,进一步做强做大企业,力争营业收入过两百亿,实现利润30亿元:
继续做强做大饮料主业。继续加大资本输出、品牌输出的力度,花三到五年的时间,完成全国饮料生产布局,完全实现销地产,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创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差异化战略,坚持小步快跑、领先半步的原则,继续坐稳食品饮料龙头位置。
寻找机会稳妥地开展多元化经营战略。在做强食品饮料主业的同时,发展好童装、日化行业,相机进入其他行业,真正实现多元化经营,建设庞大的娃哈哈王国。
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产品出口不少于10个国家;充分发挥公司的品牌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逐步、稳妥地在发展中国家建厂,取得经验;再花五到十年时间加快国外建厂步伐,真正走向世界,初步创立世界品牌,将中国的娃哈哈发展成为世界的娃哈哈。

时间:2006年10月31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