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购手机“变”花生米 快递与网商各说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22 09:20
人浏览

  网购手机,快递送来一包花生米。元旦、春节节日消费大关,传统实体商场促销固然如火如荼,消费者们也网购秒杀得不亦乐乎。工商部门最近受理了多起网购投诉,但是由于难以追溯到人,导致维权困难重重。

  网购手机“变”花生米

  俗话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消费者陈先生最近在网上订购了一部新款手机,承诺货到付款,他觉得很安心。不久快递员把包裹送到,丝毫不提开箱验货,却只让陈先生快点签字,他算是完成任务。陈先生琢磨着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就签收了。然而打开包裹一看,让陈先生气得发抖的事情发生了,哪来什么手机,只有一包花生米静静躺在里面。陈先生当即与卖家取得联系,对方坚称,寄出时绝对放的是手机,可能是快递环节出了问题。快递公司声称,他们只负责把包裹送达。既然陈先生已经签收。他们的工作职责已经完成。至于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他们也全然不知情。陈先生愤而投诉,但是由于无法联系上对方进行调解,加上也没有证据证明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手机“变身”花生米。

  同样的网购也让消费者齐先生大为头疼,这桩交易本来看起来也很是可靠。齐先生要买的粉碎机开价1万元,比市面上便宜不少。卖家提出只需先支付2000元定金,剩下8000元可以等货到付款。机器到手才发现不是他要的碾石子,而是碾煤渣粉碎机。齐先生与快递公司联系,快递二话不说,很是“热情”,那就给您寄回去吧。但是齐先生8000元自动货到付款,却没有拿到自己需要的粉碎机。

  快递与网商各说各理

  快递与网商之间的责任推诿早已不是头一桩。当下不少网络卖家也反反复复告诫消费者,务必当着快递的面开箱验货。有些卖家甚至在包装盒上会写上请开箱验货等语句。但似乎总是收效甚微。不少写字楼里的消费者,包裹快件一向都由门卫签收,打开包裹发现货物错发乃至漏发的情况,似乎只能寄望于卖家的服务态度。工商部门表示,网购消费维权是新时期的问题。因为卖家通常天南海北,而根据相关投诉规定,这种不属于本地属地管理的投诉很难采取行政手段进行查处。而调解又很难找齐全双方当事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