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迅雷反驳华军和天空 称属于诽谤恶意中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24 22:50
人浏览
6月2日,华军软件园和天空下载带头的抵制行动,对迅雷不啻于当头一棒。下载网站怕原本属于自己的用户转向迅雷,致使网站人气和收入大幅度减少。


  按照原计划,下周二是迅雷的一个“大日子”。迅雷第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而且选择在北京宣布迅雷从“从后台下载工具嬗变为中国最大资源引擎门户”,并进行公开的招商大会。


  对于华军突然带头引发的抵制行动,迅雷很烦。迅雷新闻发言人向网易科技称,事件的起因是华军等网站对迅雷的误解,迅雷并未直接盗链下载网站的资源,每一次点击下载,都会带给下载站相应的PV。


  迅雷相关人士向网易科技称,“迅雷想做的是和百度一样的事情”。他说,迅雷做的只是一个工具,“你总不能因为有人拿刀杀了人,就把卖刀的人给抓起来”。


  就在迅雷要从一个工具转向百度模式的关头,华军出了一篇《揭露迅雷的本面目:巧取豪夺 呼吁被侵犯的网站一起来抵制》的文章,并删除了原来其网站迅雷软件的下载。华军称,迅雷其实是在利用P2SP技术强取豪夺众多下载网站资源,踩在众多下载资源网站肩膀上,利用别人的资源赚自己的名利。


  迅雷称,华军软件的行为属于诽谤,是恶意中伤,“华军软件园这种不顾用户体验、抛弃用户需要的举动完全破坏了软件发布站的中立性,也丧失了对用户最起码的尊重!”


  焦点问题一:迅雷是不是在分流下载站?


  华军称迅雷所采用的网格技术,简单讲就是P2SP原理:即通过客户端及服务器,搜索并收集网络上所有文件下载的链接,分类汇总成为数据库迅雷大量与非下载类网站合作,为其提供下载工具,那些没有下载服务器的网站通过推荐迅雷,来达到不提供服务器却提供下载,建立下载频道的目的,大大危害了下载类网站的利益,性质与盗窃无异,同时还分流了下载站网站的大量访问量。


  不过迅雷认为,其下载采用的P2SP目的在于大大提高互联网用户的下载速度。从技术上讲,迅雷通过全球领先的网格技术优化了互联网资源,起到了互联网资源负载均衡的作用。据统计,这项技术每天为网民节省的下载时间达到了792年!同时,迅雷自身没有使用或商用华军软件园下载服务网站的任何资源,也没有利用华军软件园的资源获得过任何直接的经济利益。换句话说,互联网下载用户是这场技术革新的直接和真正的收益者!


  焦点问题二:迅雷有没有盗链?


  华军称,迅雷非常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不但不悬崖勒马,还准备在6月6日推出其新产品,WEB迅雷软件。 安装此软件的用户,需要下载的时候可直接访问my.xunlei.com,安装WEB迅雷后,my.xunlei.com页面的结构就是一个下载软件,用户可在此页直接搜索文件并下载,完全不再访问下载站的网站,对下载站造成毁灭性打击 。


  华军还称,“在中国做文件下载业务的网站,必须在电信运营商处租用带宽,还需要托管服务器,每年要缴纳大量的网络使用费用。不仅如此,还需要在网通和电信两个网络间分别架设服务器并租用带宽,每年的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正因为有下载站的努力,用户才能在国内总体网络情况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下载到各自所需要的文件。”


  迅雷反驳,“广大的迅雷用户都应该知道,迅雷的下载并没有跳过网页环节,迅雷支持的是http和ftp协议,用户在下载时,必须在网页上找到下载地址才能进行,任何下载都有据可查,如何对产部网站监管工作造成不利影响?迅雷还使用了独创的文件校验机制,保证了用户下载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不存在帮助木马和病毒文件传播的问题。”


  焦点三:迅雷是不是侵犯用户隐私?


  华军称,迅雷记录了用户的行为并上传到其网站,侵犯了用户的隐私,造成网络的隐患。


  迅雷反驳,“对于迅雷侵犯用户隐私的说法,大家都应该知道,文件的下载地址是在网页上公开的,根本不存在隐私的问题,而下载部分文件时需要的账号和密码才是真正的用户隐私,用户在使用迅雷下载时迅雷没有记录、上传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其他用户也无法通过迅雷使用他人的账号、密码进行下载,迅雷并没有侵犯用户的合法隐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