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外巨头瞄上石油配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27 03:47
人浏览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的第二年,这对于中外零售商家而言,是极为关键的一年。以沃尔玛、家乐福为代表的海外巨头,步步为营,咄咄逼人,而以联华、华联为代表的国内主力,连连出击,不甘示弱。近日,有消息传出,这些中外零售商家与石油业频频接触,将目光锁定加油站。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80000余座加油站,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占了50%左右,余下的为地方拥有,少量为外资拥有。而中石化、中石油在各自的管辖区拥有很高的占有率和控制力。据最新的统计,在加油站的密度方面,我国百公里拥有加油站5.7座,位居世界前列;在为车辆提供服务方面,我国每座加油站平均300辆车,这其中,广州地区达到2000辆车,北京地区达到1500辆车,而按现在零售业态的说法,一个加油站实质上就是一个便利店。面对这样一个潜在的市场空间,零售商家又怎能不动心!
山雨欲来风满楼。业内专家分析指出,一场中外零售巨头角逐加油站的商战即将在国内上演。
汽车服务区在中国。你驾车无论行驶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建有给汽车补充油料的专业场所,也就是我们常称之的加油站。虽然,这些加油站隶属不同,大小规模不等,但服务功能却简单一致,让你的汽车喝饱油。诚然,车倒是喝饱了,但驾车者却无法补充任何给养,这一直让中国的开车人很无奈。
中石化销售公司高级经济师尹强认为,国外把这个加油站理念上升为驾车人的服务场所,这一方面是由于油品零售业务逐年降低,利润率下滑;而另一方面是看到了驾车人有多样化的需求,增值服务空间很大。据国外汽车业的一项调查,目前,整个行业利润中,汽车生产和销售占20%,汽车零配件占20%,剩余的60%为汽车服务。
加油站向汽车服务区转变,这是市场的客观要求。过去,对加油站的管理,又细又不合理。管理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管理而不是为消费者服务。据最新消息,国家主管部门会同其它相关部门正在调查研究,对一些限制非油品服务的法规、条例着手修改,有望今年出台新的政策。
京申先行。今年2月,北京商业委员会举行了流通工作会议。针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而在这个总体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牵手加油站、拓展便利店”的发展策略。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对加油站作了一个新的诠释,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该市商委高层人士表示,拓展包括便利店在内的多种业态,是打造国际大都市流通主体框架的重要部分,形成了未来首都商业的合理布局。至于锁定加油站的发展策略,也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将社会各方面资源有效利用,并可与石油业获得双赢。
(周勇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