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汉能投资陈宏:不豪赌的伯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29 10:31
人浏览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最短期、最实际的目标,就是把这一层办公室装满。”近期,汉能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宏做得做多的事情,除了看创业投资项目,就是招揽人才。“但也不能太急,明年后年坐满吧。”北京华贸中心汉能办公区的一隅,面对记者,他起了起身,语气平缓,又继续深陷到浅粉碎花田园风的大沙发里。

  近年来汉能时时刻刻在招人,但却尤其挑剔,要走得更稳一些,这符合陈宏最近这些年的风格。

  在其早期的职业篇章中,他是激进、高调的:1985年留学美国;1994年与硅谷创立GRIC通信公司;1999年,带领公司冲上纳斯达克,成为美国第一个让企业上市的中国留学生,市值一个月突破10亿美元;2003年,回国创办汉能,正式转身做投行。有关其过去的经历一度传奇般流传于业内。

  即使在汉能今天新的发展章节中,陈的创业痕迹仍在对其创投决策持续渗透。惟一不同的是,投身创投的他,愈发趋于稳健、低调。

  保守型实业投资家

  与京东擦肩而过

  投还是不投?赞成还是反对?两年前的冬末,在汉能内部大会上,有关京东商城的创投项目出现了分歧。

  由于当时汉能的美元基金不大,所以需全票通过才能投一个项目。对于京东,陈宏看好,属于支持方,而美国一位投资员那时则对电子商务心存忐忑,投否定票。也由于当时正处于金融危机的尾声,大家都不愿意冒险,若要投京东则意味着不小的风险。最终,汉能选择放弃。

  机遇擦肩而过。半年后,京东作价已上涨10倍。这几乎是陈宏做创投以来最遗憾的一个典型案例,而此前汉能还是京东商城的财务顾问。

  但陈宏表示:若从头来过的话,他仍然会尊重大家的意见,因为自己定的规则自己要遵守,规则不变执行就得迁就。有无奈,是教训但也是必然经历。

  IT创业者起家,企业CEO出身,并非脱胎于华尔街,亦不是出走于海外大型金融机构,陈宏的经历与多数国内一线新型投行创始人大相径庭。

  基于此,自创办汉能以来,其过去的痕迹一直在持续发酵。自2003年献身投行至今,总共投资了多少项目,最近立项的有哪些?实际上,除非特别关注汉能者,一般人几乎很难历数得清。陈宏也并不愿意过分宣扬,在他看来,天天去宣传对公司意义并不大,他更愿意去做实业。

  “我不是一个进赌场去赌博的人,所以风格属于保守型。”陈宏对自己如此这般自我定义。

  7年来,汉能的模式没有改变,“就是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最后能做并购,融资、投资的也有很多家,但是从来没有宣传。”陈宏笑谈。身处投行领域,只有稳健才能获得更高的成功率,他更乐于实实在在去帮企业收获回报。

  业界对陈宏也有一些形容词,如实干家、实业派,对此,他也倒乐得其所。纵深投行领域,忽悠者有之,浑水摸鱼者有之,然而一切在他看来,“有些东西受不了,他们胆子真大,我不会去造假。”

  更乐意于长线投资的陈宏,青睐互联网、TMT(数字新媒体)、医疗医药、消费品、矿业等领域,不惜花费较长的时间考察研究项目,一定是实实在在多方状况厘清了才谈合作,看准了再出手。他关注那些企业的管理团队及增值态势,不介意多倾注自己的力量去培养他们。

  与此同时,他也尤其看重项目的品质,也乐于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创投项目增色添彩,比如红酒、高端旅游等,从其项目来看,陈宏是一个很追求生活品质、追求生活质量的人。保守,并不意味着失去品质。

  承压型系列创业者

  国内是创业的天堂

  早前,2008年的金融海啸使得一众企业倒在危海之中。实际上,当时的汉能也面临着非一般的危机。

  是年,汉能刚刚由富尔中心搬迁到华贸新址,租下一整层楼,准备摩拳擦掌大力拓展一番事业。未曾想,乔迁之初问题就接踵而至。不少公司在那一年纷纷倒下,创业者避之不及,大环境内忧外患一片萧条,更别提投资了。

  没有项目可做,怎么办?当时很多公司果断地进行了裁员。

  裁员才意味着把亏损降低到最低,但彼时,陈宏果断地决定:不裁员!不能赚钱,则多练内功,尽量少出差,少花钱,多了解行业,为下一步积蓄力量。(本文来源:数字商业时代)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