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穆迪:利用中资银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具有信用风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13 08:22
人浏览

30日,穆迪发布报告称,汇金利用从银行筹集到的资金为银行注资会提高银行体系的实际杠杆率,对银行信用有负面影响。

“由于提高后的杠杆率并不显著,因此上述交易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有限,但若实际杠杆率继续上升,而中国经济增长停滞,那么这种做法就会有问题。”穆迪高级分析师章怡表示。

汇金人士前期向财新记者解释称,为规避关联交易的嫌疑,防止资金在国有大行和汇金之间循环,对前述三家将被增资的大行已有规模限制,要求其申购汇金债规模不超过883亿元,即1875亿元总额减去注资额992亿元以后的剩余额度。汇金所得包括分红悉数上交财政部,并不存在套利的初衷。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四季度,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将通过A+H股市场配股融资1800亿元以补充资本。

穆迪报告认为,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该交易的净影响是债券投资增加了银行体系的资产,而股本也增加了相应金额。

“但是资产与股本提高是人为的,不具有真正的经济实质。”章怡表示,银行资产负债表所报告的股本上升,银行就可以更多放贷,实际上提高银行体系的杠杆率。同时,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汇金债券具有主权信用,不会消耗银行的资本。

章怡认为,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大的速度过快,导致其迅速遇到资本瓶颈的问题。汇金通过提高杠杆率来支持增长,这种策略的成功完全依赖于经济是否能有效实质地增长。但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减速,而银行却未能及时相应地调整业务模式,则银行将面临挑战。

报告认为,几家大银行在上市后不到5年内就需要补充大量资本,这反映了过去几年银行体系的信贷扩张迅速,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存贷款利差有保障亦鼓励了银行通过扩大资产负债表来发展壮大。

几家大型中资银行在今年融资之后纷纷宣布,未来3年无需在证券市场上筹资。这暗示着上述银行的新资本[0.39 0.00%]可能不会坚持很久,而且短期内银行的业务模式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