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以人为本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11 06:12
人浏览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局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根据科学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党中央、国务院把安全生产这项涉及全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危的工作摆到极其重要、非常突出的位置,适时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当前,在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狠抓落实。

  在工作中必须时时处处体现安全第一
  只有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时时处处体现安全第一,才能使安全第一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得到落实,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第一要体现在本单位的全部工作中。要全面体现在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人事及宣传、工会、共青团工作,以及技术、质量工作,行政后勤、设备物资工作等各个方面。要努力营造党委高度重视安全第一,行政狠抓安全第一,工会监督安全第一,各部门强化安全第一的良好氛围。

  安全第一要体现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的全过程。有些安全生产事故是在规划设计阶段就留下的隐患,施工中是难以避免的。比如一条公路,在规划时确定的线路走向通过了严重地质不良地段,而在设计中又没有考虑到增设有效的防范设施,那就不仅给这条路的施工,而且会给这条路的使用留下安全隐患,同样如果在施工中忽略了安全第一的宗旨,那么不仅在施工中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而且会给这条路的使用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一项工程建设中,在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的每一环节都要把安全第一真正加以落实,才能保证整条路不仅在施工阶段,而且在使用中平安顺畅,造福社会。

  要在工程进度、质量、效益中体现安全第一。在实际工作中,安全工作说起重要,做起次要或不要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安全和工程进度、质量、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就更加突出,而要从根本上落实安全第一的方针,就必须在安全与工程进度发生冲突时,坚持安全优先,工程进度服从安全;在安全与工程质量发生冲突时,坚持安全优先,工程质量服从安全;在安全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坚持安全优先,经济效益服从安全。以上这三个“优先”和三个“服从”是在实际工作中最难处理、最难办到的。但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毫不动摇地在这三个方面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

  要在规章制度上坚持安全第一。单位的一切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单位的所有规章制度中,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把安全第一作为制定内部规章的先决条件,单位内部的其他规章制度不得与内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相抵触相矛盾。

  要在安排、布置、检查工作中坚持安全第一。安排工作时要优先考虑安全,在布置工作时要优先布置安全,在检查工作时要首先检查安全,处处让安全工作走在前面,这样才能保证本单位平平安安,健康发展,为全体员工及其家属造福。

  安全第一要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每个员工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安全生产工作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因此,要通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狠抓落实。达到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坚持安全第一,使每个部门,每一个岗位的职工都把安全放在首位,处处按安全操作办事,让安全第一铭刻在全体员工心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预防
  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是难以弥补的。因此,要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将预防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章立制。要用规章制度管人,除了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外,要结合本单位生产工作实际、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page]

 

  其次,要借鉴事故促预防。举一反三,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第三,通过检查督促,提高预防能力。许多安全隐患,都是在检查中发现的,通过检查督促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排除,是预防的有效途径。2005年本单位一个工程处在312省道罗甸县境内修建边外河桥,因为是从冬季开始施工的,就将工棚搭在低矮的河沙坝中,临近汛期,仍未搬离原地,工棚里住着近20名工人,单位在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了这个极大安全隐患,当即责令该项目部停工,并强行将该工棚搬迁到安全地带。工棚搬完的第三天,就遇罗甸当年发生的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该工棚所处的位置恰在重灾区,洪水淹过原工棚一米多深,这项措施及时挽救了十几号人的生命,避免了一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安全生产预防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预防工作做好了,就能实现平安,实现和谐。

  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坚持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涉及千家万户,遍布方方面面,要实现安全生产,就要实行综合治理。

  一个单位,除了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定执行好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外,必须形成党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综合格局。

  要做到领导、部门职责明确、全体员工岗位有责。责任制的签订、落实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上下一致,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形成合力,确保安全。

  要在人才、资金、技术、生产等方面实行综合治理。安全工作要真正抓好,不仅要有人抓,而且要有会抓、能抓安全生产工作的人来抓。所以,安全工作要在人才上得到保证,在资金上得到保证,在技术上严格把关,在生产过程中坚持安全第一。

  要加强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安全工作实行综合治理,一方面要抓好基础工作。单位的总体情况,各类人员的配备情况及文化知识水平,各类信息的采集、整理、传递,各种制度的制订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以及各种原始资料的调查、搜集、归档处理都要抓落实。另一方面,要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基层是与安全生产最直接、最靠近的前沿阵地。因此,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段处(车间)、班组。要强化段处、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在基层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执行情况。要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基层得到具体落实。要把安全投入、人员培训在基层得到充分体现。只有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抓好,抓扎实了,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得到有力保障。

  总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是有机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在安全生产的工作实践中,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并灵活运用这一方针,才能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正确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脉搏。要在工作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发展经济是政绩,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重要指示,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平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