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严守班组阵地 扼住事故咽喉(2005年第9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2 11:03
人浏览

大家都知道,一个木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而不是其他桶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样如此,安全取决于对薄弱环节的管理。因此,一个企业能否实现安全的目标,关键就看能否找对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班组是生产企业的最基层单位,是生产任务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他们与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最为密切。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出现安全生产的薄弱点,那么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就不牢固。在安全检查中, 常常会发现班组安全管理与车间、厂级管理脱节的现象,比如:厂、车间下发的一些安全措施、制度不能在班组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班组的安全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切实起到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的作用;班组工作存在浮而不实等现象。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大多数事故都是因为班组对安全措施、制度的贯彻执行不力,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造成的。这些现象与事实表明,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大薄弱点就存在于班组。因此,要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就要将安全工作的重心下移到班组,加强班组建设工作,同步提高各个班组的安全工作水平,紧紧守住班组这个防范事故的阵地,打造出企业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

1 制定班组建设管理标准,建立评价体系

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没有持续改进控制手段,是班组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有的班组不知道如何做好班组安全建设管理工作,有的班组对厂、车间的检查采取应付的态度,有的班组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不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彻底改变班组存在的这种状况,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了班组建设管理标准和评价、考核制度。重点从强化生产全过程管理及检查监督,贯彻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工作“五同时”的要求入手,对班组安全建设的评价及考核做了具体的规定。将反违章管理、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反事故措施的落实、职工教育培训等工作项目进行细化,把各类安全生产的规定融入到班组建设管理标准之中。明确规定了每一个项目由谁来做、该如何做、由谁来检查评价、该如何检查评价,如何奖惩,使每一个检查项目的工作标准和检查方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制定了评分标准,对班组安全建设情况实行量化评价,为班组安全建设管理建立了明确的参照体系。

2 以安全大检查的结果为“基准点”,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一谈起安全检查,人们往往会跟“形式主义”联系到一起,无非是组织几个检查人员,现场转一转,提几个问题。为解决安全检查中的形式主义问题,电厂对安全检查的组织方式和检查方法做了具体的规定。在组织方式上采用专家组检查方式,专家组由电厂安监人员、车间、班组先进管理者中业务素质高、作风过硬的人员组成,必要时也聘请部分外单位的专家。这样既能较好地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又能为分公司培养和造就一批业务素质高、作风过硬的专家级人才。同时,安全检查采用过程跟踪方式,如检查组参加班组开工会、收工会,全过程跟踪班组的某一项具体生产工作等。采取以上方式,不但能防止安全大检查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而且能实现对班组建设管理的全面评价,并通过量化评分给企业的班组建设设定了一个新的量化的“基准点”,以此作为检验企业安全工作能否持续改进的依据。

3 建立长效监督和汇报沟通机制,使“基准点”稳步提升

制定班组建设管理制度,理顺检查思路,为切实有效地提高班组建设管理水平打好基础。但管理水平能否真正提高,就要看这些制度能否真正得到贯彻和执行。为此,分公司建立起长效的监督检查和汇报沟通机制,要求各单位强化日常检查、指导和监督工作,每周在企业内通报检查情况,并报送分公司。分公司每年对各发电单位定期进行2次全面检查,对各单位班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分,查看各单位在班组建设管理方面,是否做到持续改进,是否在原来评定的“基准点”上有新的进步。对进步突出的单位进行鼓励与表彰,对没有进步或落后的单位提出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以利于各发电单位班组建设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进而促进安全生产“基准点”稳步提升。[page]

通过以上工作,分公司所辖各发电单位在班组建设管理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各类班组管理日趋规范,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紧紧守住班组这个防范事故的阵地,可以扼住事故的咽喉。

(收稿日期:2005-03-10)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