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从锯箭故事说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须齐抓共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2 12:59
人浏览

 “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生将箭杆锯下,即索谢礼。问其为什么不把箭头取出?他说:那是内科的事,你去寻内科好了”。这虽是一段相传的故事,但站在安全生产工作的角度考虑,不能不说在某个地区、某个部门、某个企业切实存在这种“离心”现象。  
  联想到现实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如果都说这只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事,各吹个的号、各抬个的轿,那么,很难形成联动监管机制。就安全生产工作这一较大的课题,应该说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因为,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工作是抓经济建设中的一项经常性、综合性工作,不是哪个主管部门唱“独角戏”就能做好的,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一)要从抓抓停停转到常抓不懈上来。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工作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贵在经常,难在经常,真正起作用的也在经常。因此,必须反复抓、抓反复。一是对初见成效的工作要反复抓,不能见好就收。要纠正热一阵冷一阵,时紧时松,“上级不强调不抓,领导不检查不抓,不发生事故不抓”的错误思想,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切实做到有位置、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克服上忧下不忧、上急下不急的现象,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摸索新经验,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成果。二是对容易反复的工作要反复抓。比如在企业从业人员管理上,必须针对其思想变化反复抓教育、反复做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常管不松;在企业自身管理上,要反复抓检查,反复抓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件件兑现,使容易反复的问题不再出现反复。三是对暴露出的问题要反复抓,一抓到底。“安全生产无小事”,因此,无论是哪个企业、哪个单位暴露出的安全生产问题,都要紧紧抓住不放松,剖析根源,汲取教训,完善制度,落实责任,防止生产安全事故重复发生。无论是哪个企业、哪个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都要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有关人员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有关责任人没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这种一抓到底的狠劲和韧劲必须时时发扬。  

  (二)要从说得多做得少转到立说立行上来。检验安全生产防范事故的成效,不是看会上表态怎么样,也不是看制订了多少措施,下发了多少文件,而是要看说了是不是做了,订了是不是办了,是不是逐件逐项抓好了落实,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亲知、真知、深知,检查整改工作必须亲自走到、亲自看到、亲自查到、亲自问到。  

  (三)要从被动应付转到主动预防上来。一些地区、一些企业、一些单位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有的同志“不出事不想事,出了事就怕事,事情过后就忘事”;有的盲目乐观,缺乏忧患意识,对别的地区发生的事故,不能将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来汲取,不是“吃一堑”,“长一智”,引以为鉴,而是不以为然,麻痹大意,我行我素,结果是重蹈别人的“覆辙”;有的 “不出事不问事,出了事忙一时”,平时不做到分析预测在前、事故隐患查在前甚至治理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防范施定在前,而是等出了事故搞突击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应付。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把功夫下在平时,不能只干“亡羊补牢”的事,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坚持“疏堵并举”。从规律上总结和汲取教训,在治本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切实增强防范事故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四)要从单纯抓转到结合抓上来。抓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工作不能离开中心工作、各项任务孤立地去做,要抓结合,比如,要与重点时期安全检查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相结合、与落实安全生产12项治本之策相结合、与隐患治理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等等。  

  (五)要从少数人做转到大家来做上来。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单靠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哪一部分人员来做都是不够的,必须动员大家共同来做。一些地区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成效明显,关键是这个地区党委、政府和机关各部门齐抓共管,有一批素质较高、能够发挥作用的骨干队伍;有一些地区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之所以落实不好,与安全综合监管能力较弱,作用发挥不好,机关合力不强,仅靠少数人跳“光杆舞”有直接关系。因此,抓好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必须努力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大家都来做的良好氛围。

 “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生将箭杆锯下,即索谢礼。问其为什么不把箭头取出?他说:那是内科的事,你去寻内科好了”。这虽是一段相传的故事,但站在安全生产工作的角度考虑,不能不说在某个地区、某个部门、某个企业切实存在这种“离心”现象。  
  联想到现实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如果都说这只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事,各吹个的号、各抬个的轿,那么,很难形成联动监管机制。就安全生产工作这一较大的课题,应该说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因为,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工作是抓经济建设中的一项经常性、综合性工作,不是哪个主管部门唱“独角戏”就能做好的,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一)要从抓抓停停转到常抓不懈上来。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工作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贵在经常,难在经常,真正起作用的也在经常。因此,必须反复抓、抓反复。一是对初见成效的工作要反复抓,不能见好就收。要纠正热一阵冷一阵,时紧时松,“上级不强调不抓,领导不检查不抓,不发生事故不抓”的错误思想,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切实做到有位置、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克服上忧下不忧、上急下不急的现象,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摸索新经验,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成果。二是对容易反复的工作要反复抓。比如在企业从业人员管理上,必须针对其思想变化反复抓教育、反复做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常管不松;在企业自身管理上,要反复抓检查,反复抓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件件兑现,使容易反复的问题不再出现反复。三是对暴露出的问题要反复抓,一抓到底。“安全生产无小事”,因此,无论是哪个企业、哪个单位暴露出的安全生产问题,都要紧紧抓住不放松,剖析根源,汲取教训,完善制度,落实责任,防止生产安全事故重复发生。无论是哪个企业、哪个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都要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有关人员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有关责任人没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这种一抓到底的狠劲和韧劲必须时时发扬。  [page]

  (二)要从说得多做得少转到立说立行上来。检验安全生产防范事故的成效,不是看会上表态怎么样,也不是看制订了多少措施,下发了多少文件,而是要看说了是不是做了,订了是不是办了,是不是逐件逐项抓好了落实,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亲知、真知、深知,检查整改工作必须亲自走到、亲自看到、亲自查到、亲自问到。  

  (三)要从被动应付转到主动预防上来。一些地区、一些企业、一些单位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有的同志“不出事不想事,出了事就怕事,事情过后就忘事”;有的盲目乐观,缺乏忧患意识,对别的地区发生的事故,不能将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来汲取,不是“吃一堑”,“长一智”,引以为鉴,而是不以为然,麻痹大意,我行我素,结果是重蹈别人的“覆辙”;有的 “不出事不问事,出了事忙一时”,平时不做到分析预测在前、事故隐患查在前甚至治理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防范施定在前,而是等出了事故搞突击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应付。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把功夫下在平时,不能只干“亡羊补牢”的事,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坚持“疏堵并举”。从规律上总结和汲取教训,在治本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切实增强防范事故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四)要从单纯抓转到结合抓上来。抓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工作不能离开中心工作、各项任务孤立地去做,要抓结合,比如,要与重点时期安全检查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相结合、与落实安全生产12项治本之策相结合、与隐患治理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等等。  

  (五)要从少数人做转到大家来做上来。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单靠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哪一部分人员来做都是不够的,必须动员大家共同来做。一些地区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成效明显,关键是这个地区党委、政府和机关各部门齐抓共管,有一批素质较高、能够发挥作用的骨干队伍;有一些地区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之所以落实不好,与安全综合监管能力较弱,作用发挥不好,机关合力不强,仅靠少数人跳“光杆舞”有直接关系。因此,抓好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工作,必须努力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大家都来做的良好氛围。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