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石块落下安全帽瘪了工地忽视民工“头顶危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3 02:09
人浏览

记者调查表明,我市一些工地严重忽视民工“头顶危险”

  民工们头上戴的安全帽到底安不安全?为一探究竟,20日,记者在陈家坪西站机电市场,花3元钱买了一顶。但当记者把这顶以“民工”名义购买的安全帽,交到江北区安检局有关人士手中,他的第一反应竟是:质量肯定不合格,安全帽标示也不合规范。

  而记者的进一步调查表明,我市一些工地正在大量地使用这样的安全帽。

  “这顶安全帽不合格”

  在购买时,卖主就向记者申明:“这是民工戴的安全帽”。面对这顶“民工戴的安全帽”,江北区安检局质量监督科一位周姓人士首先指出:国家关于安全帽的标准要求,每项安全帽除明确标识制造厂名称商标外,还须有生产日期、产品合格证和质检局的检验证明。而玻璃钢安全帽的使用期,不能超过三年半。

  “但你这顶安全帽,直观就有5个方面不合格———产品无商标,生产日期,厂址不明确,原料是使用的‘二次塑料’,而且入手感觉明显偏薄”。

  真有那么吓人吗?记者后来又做了一个测试,在安全帽上方1米高处,让一块2公斤左右的石块自由下落,不料安全帽当即被砸得严重变形(详见图片)。

  “戴它只是一种摆设”

  在石桥铺一家建筑工地上,记者看到,民工们都戴着类似的没有商标和出厂日期的安全帽,用手指一摁,就能摁出一个窝来。工人们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戴的这种安全帽。

  “其实是一种摆设。”一些工人反映,如果不是因为施工工人不戴安全帽,老板要被安全部门罚款的话,他们戴不戴安全帽,老板根本就不会在乎。在这些民工的眼中,戴安全帽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老板不被罚款。

  “民工没有那么娇贵”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建筑老板私下告诉记者,他们买安全帽只有一个原则:哪里便宜,就买哪里的。

  据他介绍,一般的建筑工地买安全帽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一般都不会到专门的劳保用品商店去买,“因为那里的价格偏贵”。建材市场通常是不少建筑老板的选择,因为这里的安全帽多在两三元左右。

  “价钱是关键的。民工没有那么娇贵。除非的确烂得很厉害,一般民工们使用的安全帽是不会换的。”这位老板说。

  “这帽子只能民工戴”

  在陈家坪西站机电市场,一位安全帽经销者介绍说,他们这里的安全帽很便宜,只要3元一顶,“但就是质量不是太好,只能给民工带。工地上的管理人员不能带这种。”

  “安全帽是特殊劳保用品,这里能卖吗?有没有质量检验合格单?”对于记者的这一问题,老板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一句话:“所以才说只能给民工戴”。见习记者李奇林祺

  安全帽不安全

  中国质量报消息:成都市工商、公安部门近日在一劳保用品经营部,查获了大批存在质量问题的特殊劳保用品,包括安全带、安全帽等。执法人员随手拿起一顶安全帽,用手轻轻一掰,帽子立刻断成两半。据悉,这顶被掰坏的安全帽上所贴的商标和防伪标志全是伪造的。

  甘肃日报消息: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0月18日发布的全省第三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通报显示,安全带、摩托车乘员头盔、安全帽等三类安全产品的合格率仅为56%。

  天津日报消息:中国商业联合会百货劳保用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日前公布的近期抽查结果显示,天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南京、武汉等多个省市的50多家劳保用品生产和经销企业,其安全帽、安全带、保护足趾安全鞋等产品不能达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