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安全管理要人性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4 09:57
人浏览

 安全似乎是个生硬的字眼。无论是《安全法》、《劳动法》、《建筑法》,还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伤保险条例》……这些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所阐述的每一条制度、每一个规定都是尽量使用最严谨的语言、最简洁的表述来告诉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什么需要警惕,做什么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

 人们读起国家大法来不会有温暖的感觉,更不可能像读小说、读散文一样娓娓道来。比如“十不吊装”,就是说不准怎样吊、不准吊什么、不准在吊物下站立,诸如此类。俨然一个紧绷着脸,身着米黄色工作服,胳膊上箍着红袖标的老者在那里对我们说教。

 人都有点逆反心理,很难接受严厉的批评。即使勉强接受,也必定左耳进右耳出印象不深。那么如何将冷冰冰的规章条例变得温暖,如何让严肃的说教变得让人心悦诚服,这就得看管理者的水平了。

 安全员并不是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在工地干上个一年半载,读几本安全规范,背几章条例守则就能干好的。要让安全深入人心,需要安全管理人员不断的思考,最起码要有一颗爱心,要有一个让所有员工的家庭都幸福的理想,更要有人性化管理的技巧。要做到这些不容易。

 有个工地,工程一开工就面临着安全学上最严峻的三大难题:作业面高度大,洪水水位高,天气炎热多雨。每时每刻,作业人员都面临着高空坠落、淹溺、中暑、触电等危险。可是三年过去,工地安然无恙,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是幸运之神的青睐,还是他们在安全管理上另有高招呢?不妨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工地安全管理的一个小事例。

 2003年6月,他们邀请单位附属小学的上千名小学生一起欢庆儿童节。那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想法,而是一次用心良苦的安排。

 在活动中,孩子们把亲手叠制的千纸鹤送到工人们的手中,千纸鹤上无不写满了亲切的叮咛与呼唤,“爸爸、妈妈,我已经六个月没有见过您啦!请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我会学着长大,你们一定要回来看我啊!”“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有了你们,世界才会变得越来越小,有了你们才会有更多的繁华,更多的热闹。请一定注意安全,你们的平安是我们幸福最大的保障!”

 当那些铁铮铮的汉子们用粗糙的大手展开那些鲜艳的纸鹤的时候,流血流汗都不曾落泪的他们,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感动掩面而泣。也许他们想起了遥远的家乡,想起了那些扎着红领巾上学的孩子,想起了守侯在摇篮边的妻子和含辛茹苦的双亲……

 孩子们的话一次又一次的回荡在他们的心里。这时,主持人道出这次活动的真正主题:“安全”。“让我们大家为了孩子们的嘱托,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关注安全吧!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千言万语全都化在短短的几句叮咛里,冷冰冰的说教也变成了温情脉脉的祝福,每个人都被安全两个字正中心灵。人们顷刻间放弃了所有的逆反心理,相反,还伸出热情的双手为安全送上了铺天盖地的掌声。所以,我深信,这个工地在安全上之所以达到这样的高度,并非是一时的侥幸,而是人性化管理这棵大树结出的硕果。

 当然,并非对待所有的情况都要用人性化管理的手段。正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待违反操作规程,冒险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尤其是将安全资金挪做他用,明知会产生豆腐渣工程还要偷工减料等恶劣行为还是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必要时,还要请出《刑法》来对犯罪行为进行相应的制裁。这时,安全管理必须恢复威严的面孔,要像秋风扫落叶那样毫不留情。

 众所周知,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是避免这起事故发生所须安全投入的十倍、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安全管理不存在什么公式可以套用。安全管理需要吸收许多不同的元素来补充和壮大。而实行人性化安全管理,无疑最容易使人们接受并执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