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会安全意识的形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9 20:43
人浏览

 社会安全意识形成于社会组成中的个人的安全意识的汇总和集中,是对某个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感受。

  社会对某个安全问题有所反映与个人对某个安全问题有所反映具有同样的认识思维和决定其应取态度的过程。任何安全问题都不能被直觉感知,需要从经验积累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了解,也许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快捷敏感,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就显得迟钝缓慢,这就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共识和择其行为、态度的过程。因此从个人的安全意识到形成社会安全意识尚有很大一段时差。

  所有的安全意识均是一种求生存的本能的反映,均起源于对某种现象检验之后的危机感,是对这种危机感作出思考后形成的比较定型的观念。一旦定型便不易改变,除非有新的有力的体验将它冲掉替换。

  安全意识来源于价值观念,是对价值受到损害之后的反思。因此价值观念的差异也决定了安全意识的差异。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同,其安全意识也将有所不同。安全意识也可以从受教育和经验传授中形成,尤其在现代技术条件十分复杂的情况下,更是一种形成的重要方式,许多意识不能经过切身体验自发地获得,只能如此间接地首先从理性上以自觉地方式建立。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