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先兆辨识理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9 21:48
人浏览

该理论认为:只要先期发现事故先兆,就能及时加以预防控制。
根据这种理论便发展了先兆辨识技术、传感监测技术、甚至心理测验,行为鉴定或称行为训练技术,等等。
先兆辨识理论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前半部,关键还在于及时防止治理。但用于预测评价确有很大意义,也是唯一可提供评价依据的理论。不过确定先兆并非易事,找不准反而坏事,因此对先兆进行辨识,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并进行正确的理论分析。
先兆辨识可以按系统危险性的各要素,分别研究其事故征兆,然后综合考虑计算其发生事故的机率及事故的严重程度。此举大多用于安全评价,但也因通过要素分析,充分了解各部分的安全状况有便于安全监察管理和改善安全状况。
先兆辨识可以通过直接检测各种运转参数,确定是否有转化成事故状态的痕迹,然后将此信息传输入处理控制系统予以调整,扭转其不正常的运转状态或者停止运转,这种方法常直接用于生产系统中控制事故发生。
总而言之,先兆辨识是一个中间系统,其理论也是从这个中间系统的有效性概括出来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