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案例回放: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7 02:42
人浏览
 从去年全市各级消委会受理的投诉案件中,食品安全案件时有发生,一是过量使用色素、添加剂、催熟剂、保鲜剂等化学制剂。二是黑窝点制假售假仍然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地区,去年江门市工商局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7个。三是制售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或过期变质食品,去年8月,江门市工商局对市区某超市经销的食品进行质量抽检,发现10种饮料及酱油2086瓶不合格,并作出强制退市处理。四是食品中过量添加糖精、香精、食用色素等。五是啤酒瓶爆裂导致消费者伤残等问题屡有发生。

  案例一 2004年2月16日,曾先生在市区某超市购买巧克力,当他回到家里打开包装准备食用时,发现巧克力已经发霉变质,随后,曾先生投诉到市消委会要求索赔。售卖商品的超市称,责任应由生产厂家开平市某厂向消费者赔偿。最后,在市消委会的协调下,厂家愿意给曾先生作出相应的赔偿。

  案例二 2004年4月25日,李先生在市区某医药商场购买一包“中老年人无糖奶粉”,食用过程中发现有异样,李先生向某商场交涉后,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他将情况投诉到市消委会。随后,市消委会经过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某医药商场给李先生相应的损失赔偿。

  案例三 2004年12月7日,陈先生在某超市购买一箱牛奶,回家食用时发现,牛奶已经变质,陈先生投诉到市消委会,经双方协商,超市同意向陈先生作出双倍返还的赔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