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央视3.15晚会曝光一次性筷子:消毒用脚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04 13:34
人浏览

  央视在今年3.15晚会上对多个行业的消费潜规则进行了内幕曝光,涉及手机、笔记本、饮用水、家电、餐具等多个类别的产品,其中,一些行业内幕让人震惊,也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

  一次性筷子:化学原料蒸煮 消毒用脚踩

  央视315晚会今晚曝光一次性筷子的过程,经过多道化工原料的加工处理,一次性筷子上产生多种化学残留。国家对具体残留量有着严格的限制,但这一标准早已经被厂家抛在脑后。

  据央视曝光,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熏硫黄、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生产过程触目惊心。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筷子加工过程中,工人还要用脚把筷子“翻一下”,而脚与筷子紧密接触,在筷子厂随处可见,在有的厂筷子上看到脚印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加工处理一次性开子会产生多种化学残留,而在一次性筷子生产厂记者却没有看到消毒环节。筷子就这样从厂家到批发商手里,有的被批发到加工厂做成一次性餐具。

  湖南省怀化市是一次性筷子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大大小小的一次性筷子厂有40多家,年产量达到10亿双以上。在会同县肖家乡一家筷子厂,我们见识了一次性筷子的整个生产过程。

  工人们先将竹子截成段、再用机器打成毛坯,然后放在烤房烘干。

  烘干之后的筷子毛坯,被一层塑料布盖得严严实实,底下不时冒出阵阵白烟,发出刺鼻的味道。该厂工人告诉我们,他们正在用硫黄熏筷子以便让筷子更白,并防止它发霉。记者发现,他们使用的硫黄是工业硫黄,属化工原料,在熏蒸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

  为了使筷子手感更光滑,还得进行抛光,记者看到,在抛光机里的不光是筷子,还有一块块白色的东西。工人告诉我们,这是石蜡。石蜡,含有多环芳烃,是石油冶炼过程中的低端产物。就这样,用石蜡抛光之后,再经过简单包装,筷子就被放进一个个装过化肥的袋子里等待出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记者没有见到厂家对筷子经过任何消毒处理。

  在湖南怀化西冲村,记者看到一些已经发霉变质的黑筷子被煮白的一幕。而这家厂的老板说,他们使用的漂白剂就是双氧水,一锅要倒上20公斤。记者了解到,用工业双氧水将发霉变质的筷子煮白了再卖,已经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连厂家自己也承认,“现在的一次性筷子大多数都会有残留物超标的情况”,而这样的“卫生筷子其实是很不卫生的”。

(中国新闻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