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专家提醒吃菌莫喝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8 11:43
人浏览


8月份,昆明相继发生市民食用野生蕈中毒事件。5日,宜良一家人,11人食物中毒4人死亡。6日,昆明铣床厂职工,27人食用野生蕈中毒。小王走访昆明几家医院后发现,今年吃蕈中毒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

数天前,楚雄市三街镇黑泥村委会的施照发一家,因误食“白罗伞”野生菌,一家4口中毒。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教授告诉小王,云南人俗称的“白罗伞”、“黄罗伞”,是世界上最毒的蕈子,学名叫“毒鹅膏”。90%以上的蕈中毒死亡都是因误食了“毒鹅膏”,一朵就能夺人性命。

杨教授说,毒蕈与食用蕈外形相似,一般人很难区分开。市民应选择自己熟知的、已证明安全的品种食用,如干巴菌、鸡土从菌、青头菌等。另外,吃蕈时最好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蕈虽然无毒,但可能会与酒中的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毒素。


新闻助读

毒鹅膏又称绿帽菌、蒜叶菌、高把菌、毒伞。菌盖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

菌肉、菌褶、菌柄均为白色,菌柄细长,圆柱形,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此菌极毒,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