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桶装饮用水整治4个黑窝点被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8 18:46
人浏览

为保证市民用水安全,济南市有关部门日前启动桶装饮用水专项整治。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市制水企业质量会议获悉,近期共检查桶装水获证企业56家,查处违规企业5家,查处桶装饮用水黑窝点4个,依法查扣质量不合格PET水桶388个。

从抽查发现的质量问题看,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标签标识、菌落总数和电导率。标签标识不合格原因是少数水厂对国家标准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的条款理解不足,未标注食品的产地、贮存方式以及产品执行标准的错误标注等。产品菌落总数超标原因为济南的中、小桶装饮用水企业水源污染、生产过程把关不严、包装物二次污染。而盛装饮用水的水桶及桶盖清洗、消毒不彻底,也是桶装饮用水细菌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电导率超标的原因是个别厂家为降低水的消耗量,使用二次回水较多,反渗透膜未及时更换而超期使用,源水中重金属离子过高,超过了反渗透膜的设计过滤能力等。质监部门在对水桶生产企业检查中发现历城区盛达塑料制品厂仓库内存有PET水桶,还有部分企业存在未按要求对生产车间进行卫生控制、原料与成品混合存放、质量管理文件不健全等问题。

近期,济南市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对济南市辖区内的所有获证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开展一次全面的生产条件复查验收工作,对于不能保持获证条件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改,直至吊销其生产许可证;严厉打击劣质水桶和非法生产加工饮用水的黑窝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